第136节 游翰林院(1)[第3页/共5页]
“又要抗旨吗?”天子笑着拍一拍女孩儿的头,“听话,在这里等着吧。”
“你觉得我便不想吗?偶然候想想,还不及京中那金马玉堂的翰林、小京官来得舒畅呢!”
惊羽徐行到了他身后,为他揉捏着肩膀,“皇上是个好皇上,旁的人不晓得,惊羽倒是晓得的。自从本年三月以来,仅只主子所见,皇上就有十天的时候,夜不安寝的批阅奏章……惊羽,惊羽心中很疼得慌的。”
齐园岭跪倒下来,口中大声奏答,“臣不敢当皇上错勉之言。皇上圣心默定,整肃宦海歪风,前有崇白水任职四川,于官署以内,将来往迎送拜托之风严辞不准;后有柏葰为考场舞弊情事,并桂良贪墨一事为皇上明正典刑,凡此各种,皆可见我皇上整饬天下刁滑、疲弱之官风的决计——这并非是臣心中有涓滴虚词媚宠之意,实乃是天下臣民所共见啊!”
天子为桂良之事烦忧,已经多日不翻牌子了,没有这一番行动还好,目睹惊羽娇羞已极的女儿神态,如俎上肉普通任人宰割,早觉腹下坚硬如枪,把当年和惊羽所定的五年之约抛到不晓得那里去了,听她以六福为借口,天子摆一摆手,切近她圆润的耳边,吻了一下,“别理他,无根的主子!”
“主子该当侍驾。”
“那不可,总得先给朕尝尝长处才好。”惊羽一愣,还没有搞清楚‘长处’为何,就给男人一把解开衣裳,解下胸前的小兜,暴露两团雪腻,将嘴巴凑畴昔,如婴儿咂乳般的***起来。
“……皇上天亶聪明,孰贤孰否,必能洞知。第恐一人之心机耳目,揣摩者众,混合者多,几微莫辨,情伪滋纷,爱憎稍涉偏私,弃取必至恰当。知人则哲,岂有他术,在皇上好学勤求,使圣志益明,圣德日固罢了。宋程颢云,‘古者人君必有诵训箴谏之臣’。请命老成之儒,讲论道义,又择天下贤俊,陪侍法从。我朝康熙间,熊赐履上疏,亦以‘延访真儒’为说。”
“唔,你这句话如果给孙瑞珍闻声了,朕就不得已又要奖惩你了。”天子嘿嘿一笑,看女孩儿吓得退开一步,他也随之站了起来,“不过嘛,你说的也不是没有事理,朕要出宫,哪一个敢禁止?惊羽、六福?服侍主子换衣,带你们到园子内里走一走!”
“是。”六福挑起车帘,和担负驭手的御前侍卫说了一声,后者点头表示明白,一扬马鞭,车马向前行去。
“你到我身边有两年了吧?”天子俄然换上了‘我’字为自称,并不会让惊羽吃惊,两年当中,两小我的干系很特别,不像是天子与主子,倒像是朋友普通,而常常天子如此自称的时候,惊羽晓得,都是贰心中大感迟疑、彷徨之时,只听他接着说,“在你看来,我算是一个甚么样的天子?”
“喳,请容主子为皇上带路。”
“是,圣主驾临,臣等幸与容焉,又岂敢口出不敬之言?”
“罢了,说端庄事吧。”天子展颜一笑,目光在四周转了一圈,再度落到齐园岭脸上,“朕当年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也曾经过杜徒弟,另有倭徒弟教习着,学这《高宗实录》,当时心中总有几分迷惑,此中之一嘛,便是和珅之为人。朕老是想不明白,以高天子之神明无双,和珅各种丧德败行之事,又岂能一无所知?倭仁、许乃钊,你们两小我都是我朝大儒,可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