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 粮米亏空[第2页/共4页]
“不敢,卑职不敢!”吴衍赶快躬身作答,向晏端书使了个眼色,后者识窍的从怀中拿出一个大大的信封,递了畴昔,“大人,”吴衍接过,转手奉上,“这是卑职积年宦囊所得,特为贡献大人的。万祈大人笑纳。”
这是筵席中之无上上品,肃顺在京中天然也吃过,也晓得这是至隆之典,吴衍如许铺陈,想来等一会儿所求之事也不会小到那里去,倒要打起几分精力了。
过了一会儿,巡抚衙门中的阿谁有过几面之缘的蔡斌快步走了出去,“给几位大人存候!”
世人各自唤上听差,更了便装,到二堂花厅中落座,吴衍必然要肃顺坐首席,肃顺天然不从,非常谦让了一番,吴衍终究说道,“雨亭兄,这一次我与同僚宴请大人,实在是有大事相求,就不必为这主客之位相争了。”
肃顺扑哧一笑,“鸥老,你如许做,就太不上路了。天下那个不知,肃某为贪墨一事,给皇上贬出朝堂,当日离京之时,皇上曾经对肃某说过,任上再有一两银子的贪墨情事,便是诏旨到府之时。数月以下,肃某不敢说廉洁如水,却也能够自问狷介不取。如何,现在求我帮手,反倒要暗中侵犯于我吗?”
吴衍和晏端书大大的愣住了。清制,巡抚按例挂右都副御史衔,只是为了弹劾治下有各种疲滑、奸宄等等犯警情事的官员的便宜权柄,普通而言,高低僚属之间,老是能够保持一个相互尊让的民风,为人弹劾的也有,但是像肃顺所说的,以一省巡抚,遍劾治下的,在大清朝还向来没有过。
蔡斌点头一笑,“上一次多蒙大人提携关照,卑职及弟兄们念叨起来,不时感戴大人的恩典,总盼着有一天,能够再和大人见上一面,……”
“那,依大人之见呢?”
肃顺揣摩了半晌,有些难以开口似的,“这第二条前程嘛,就是趁钦差大臣尚未到省之前,明发弹章,参劾全省各府属员!”
“卑职不敢。”看肃顺对本身如许的自称没有不满的意义,吴衍只美意不甘情不肯的持续施用了,“不过卑职等人晓得,我等所犯,到处有碍大局,朝廷临以重课,也算是应得之咎。蒙大人不弃,觉得我等另有可救之机,我等感戴莫名,这一点银子,不敢说酬谢大人,只不过,今后操行起来,各部衙门总要一一办理,这点银子,就算是卑职等提早支取于大人的。”
吴衍想了想,做不得官也罢了,竟然还要抄没产业?岂不是落得两手空空?心中如何也不舍得,“敢问大人,那第二个别例呢?”
“这?有的。”到了这一步,也由不得吴衍再坦白了,把他到来之前的几天里,世人商讨过的体例说了一遍,咸丰六年之前的事情,无妨推到前任巡抚陈士枚的身上,以后的事情嘛,就以‘以新代陈’的编制作为借口。
这番话出口,席间天然是奉承之声不断于耳。吴衍和晏端书几小我相互看了看,也放下了酒杯,二人起家离座,到了肃顺面前,“雨亭兄,可否借一步说话?”
王亶望的体例是先让上官陕甘总督奏请朝廷,说本地各省粮仓空虚,请旨准予甘肃各州县皆得收捐。朝廷准予了,以后王亶望让陕甘总督命令,改收折价——但上报朝廷的,则还是豆麦。
晏端书在一边接口道,“也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罢了。……”
“哦?大人这话,请恕卑职不明白。”
他胡乱的想着,听晏端书说,“……大人请想,恭亲王身为皇上的血亲兄弟,仍自如此临以重课,何况我等?只怕这一次到京以后,就再无生还之日了。……还望大人施以援手,救我等一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