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清山变》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100节史家漫谈[第4页/共4页]

唱完一曲,秦弱兰领着内侍来给他劝酒:“大人,请干了这一盅酒?”

韩熙载获得动静,携酒相贺,陶谷的脾气本来就大,这回更加是眼高于顶,尽管本身督饬侍从清算行装,对客人也不大理睬。

翁同龢向来借本身身为天子近人之资就政事做议论,闻言向后退了半步,世人晓得他常日里的做派,如许的事情也不会问及他,崇实和袁甲三相互看看,“韩熙载以自污之策为安身立命之法,在南唐多年,历任户吏两部侍郎、尚书,无相位而有相权,却无一计上呈国主,只知巴结君上,暗中行小人行动,以秦淮女官,诽谤他国来使,使南唐、后周两国不能联手抗敌,种下亡国之因。”

“另有,”天子轻笑着转头望望站在一边的翁同龢,“来岁就是乡试年份,翁同龢怕也是到了赴试之期,袁甲三,固然翁同龢才学俱佳,你又和他同在上书房中任职,却也不要徇情啊?”

“皇上天语教诲,臣都记下了。”

袁甲三在一边也说,“韩熙载奉养南唐三朝,恩遇可谓隆矣。然其人其行,皆有不成问之处,臣也觉得,崇大人所言一语中的,韩熙载与为其保荐的张洎普通,都是与国同戚的老臣子,却不知报效国主,反而为一己之私,竞相驰驱,后更加小我利禄,苦劝国主望风而降,臣常常读史到此处,都有怒发冲冠之感真恨不得起其人于地下,劈面痛斥其非,以出胸中郁郁之气”

这段汗青天子也是很清楚的,韩熙载为明哲保身,始终不肯轻居相位,在国中乃至留下他帷薄不修,为人风趣的口碑。传闻他家中有四十余个姬妾,他大哥体衰,照顾不来,这些姬妾常常豢养面首——很多还是韩熙载默许的。

到了早晨,听到有人叩门,陶谷开门一看,恰是朝思暮想的秦弱兰,她一进门就把烛火吹灭,投体入怀,自道感于知遇,以身相报,不过名节相干,以是比及夜深人静的时候,方来相就。

纳尔经额见面答说:“皇上,主子觉得,小民气怀圣君,情见乎辞,并非虚妄之语。天津与京师近在天涯,自从高庙以来,百姓未识天颜久矣。这一次皇上玉趾来临,百姓感念圣德,略有报效,不但能够全了君臣之意,今后歌颂起来,也是光大门楣的大丧事。”他又碰了个头,说道:“皇上念在津城百姓一片孝心拳拳,便准了天津百姓所请之事吧?”

天子点头而笑,又把话题引开了,“张芾在江苏学政的任上呆了两任,其人虽当年略有不谨之处,朕却也不敢责备责备。上个月,他又有奏章呈上,自呈年纪朽迈,求朝廷允准他告老回籍,朕让军机处议过此事,都说张芾求卧之心甚坚,朕也便准了他折中所请。至于他的遗缺嘛,袁甲三,朕想,就让你去吧。”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