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过关[第1页/共2页]
茅房是在后罩房,直接从配房这边的游廊有一个玉轮门畴昔,穿过玉轮门,曾荣发明后罩房也有三间上房,只是这边的屋子明显比前面的要小一些,以是三间上房中间又加了间偏房,偏房前面有一口井,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在井边择菜洗菜。
坐下来的曾荣主动替于掌柜倒了一杯茶,双手送到她面前,继而端端方正地坐好,静等对方先开口。
“回于掌柜,因为就这两句诗浅近好懂,我记着了,可巧又应景,是咏兰花的。”
从两人的对话中,曾荣捕获到一个信息,这位寺人姓刘,仿佛是端五节到了,出来购买一些香囊和彩袋甚么的。
于掌柜谛视了曾荣半晌,这才端起茶,问了第一个题目,“你学了几年刺绣?”
可于掌柜是甚么人?
此是其一,其二,一个乡间来的小丫头,若能进徐府做丫环本是一个不错的挑选,可这丫头却夸大甚么不想卖身为奴,想本身赡养本身,她的底气是甚么?
丝帕和针线很快送来了,于掌柜命曾荣在一个时候内本身完成一幅画作,题材不限,想绣甚么本身画。
遐想起方才赵妈妈和姜妈妈的那番话,她鉴定曾荣应当就是徐家那位长房长孙的拯救仇人,以是徐老夫人才会投桃报李,只是自家太太为何要揽这差事她就不明白了。
听到屋子里传来的动静,曾荣自发地站在了一处门柱后,固然她故意想熟谙些上门来的客人,可她明白的很,现在毫不是机遇,一个弄不好,把于掌柜获咎就费事了。
只是曾荣千万没想到的是,从屋子里走出来的竟然是一名身穿茶色寺人服头戴三山帽的寺人,看于掌柜恭敬的态度,对方的品阶应当不低。
曾荣一看本身放在案几上的绣绷子还在,上面的丝帕却不见了,心下虽有点迷惑,却佯作不知,“是我本身想出来的,我住的书院那边有一丛兰花,是山长亲身种的,我见山长特别喜好,有一天便央他替我画了一幅绣样。”
“我昨晚刚看到的,想着弄新奇些,说不定您会喜好。”
只是这会的她也没处所可去,中间的三间上房里像是绣娘们的工坊,曾荣一个生人不好冒然闯出来,前面的大厅不定也有甚么朱紫,冲撞了谁都不好,是以,略一思忖,她只得站在原处。
“那上面的诗词呢?”
“回于掌柜,不是很清楚,是二太太主意向徐老夫人开口把我举荐过来的,徐老夫人交代过我,先从小事做起,不会做就跟着别人多学学。”曾荣不得已,只得也搬出了徐老夫人和白氏。
曾荣略思考了一会,要了根画笔,描了个兰花图案,这个比较好解释,书院的花圃里种了几株兰花,她之前绣过。
于掌柜一听又问她从甚么书上看到的,为何单单选了这两句诗。
又过了约摸一刻来钟,曾荣把这幅兰花绣好了,见对方没有来验货,猜想应当另有一点时候,因而,她又拿笔描了两句诗上去,“若无东风吹,香气为谁发。”
谁知等她回到之前的东配房时,只见配房门口站了两个侍女,见曾荣过来,此中一名侍女摆了摆手,曾荣站住了。
想到真正身份,于掌柜又问了些曾荣的出身、家庭状况、家庭成员等系列题目。
毕竟都城的绣坊多的是,凭徐家的名号,还找不到一份事情做?
这个答复没有弊端,于掌柜没再诘问甚么,起家站起来,表示曾荣跟着她走。
“没甚么端庄干系,机遇偶合下帮了她家一个小忙,作为回报,她把我带到都城,本来是筹算把我留在徐家的,是我本身不想卖身为奴,想凭本身的技术讨口饭吃。”曾荣没有提及甚么拯救之恩,怕引发对方的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