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元末大神[第1页/共3页]
郝十三拿起老儒士的文书,吹了吹墨迹,读了一遍,自我感受杰出,“但愿祸水东引!”叮咛吴六玖派人下书去了。
昔日账下俘虏俞通河,与其大首级有嫌隙,趁我不备,失手致其死于非命,十三窃闻,其为旧蒙元万户伯牙延玉子侄也,伯牙延玉与彭祖弟子李普胜合兵,料其当为你处弥勒教众,十三不忍鞑虏未灭,而红巾内部纷争,特放他归去。
“那二位先生到此?但是有金玉良言相谏?十三还请两位先生不吝见教!”郝十三长揖哀告道。
正愁没有人给左君弼下书,申明题目呢,这不是很好的代笔人吗?
独一能写一手标致字的秀才穆有才,被郝十三留在寿州了,以是给左君弼下书的题目,一向让郝十三犯难。
那老儒士连连摆手道:“总管大人不要曲解,我师徒二人,在这乱世游历天下,想做闲云野鹤,不过想写两本小说,以期流芳百世而,并没有退隐的动机。”
写小说的?百无一用的墨客!
天气已晚,猴子张三十一累的和狗普通的返来。固然就是给百姓发粮食,一人一斗罢了,但是,他脑袋实在转不过来,并且人多还喧闹,本来的恍惚的脑袋,一半是水,一半是面,被吵的一团浆糊。
日,这两位老先生,这是到我的虎帐来采风来了,差点让他们跑了。
左大帅何人也?故彭祖之徒也,部下岂能收纳这等犯警之徒?为替左大帅正名,十三冒天下之大不韪,俘其匪众,枭其首级七十二人。
郝十三此时也恍然大悟,刚才那老者称呼那叫“罗本”的儒士为“贯中”,那不是大名鼎鼎的罗贯中吗?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豪杰,战退千员将,杀退百万兵,度量阿斗得承平。另有张翼德,当阳桥前等,七啾喀嚓响连声,桥塌两三孔,河水倒流平,吓退曹营百万兵!”
郝十三这般慷慨和朴拙,拿还是不拿呢?不拿,缺钱;拿了,缺时令。二儒士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少年儒士闭目点头,仿佛已经沉醉在军歌当中。
……
但是这二位固然与那两位的大神同姓,可名字却不不异,不是叫施耐庵,也不是叫罗贯中。
老儒士撵着斑白的髯毛。代笔写封信罢了,表现他“百无一用是墨客”的“一用”时候到了,也不推让,走到桌前,提笔道:“如何写?请总管大人示下。”
“我念,你写,捎带着润色!”郝十三略微思忖道:
昨日破城时,多有犯警之徒,假借左大帅之名,放火焚城,百姓嚎啕,数里相闻。
现在来了两个儒士,郝十三不管他俩来的企图如何,这封手札,必定要让他们给写了。
“鄙人――施彦端!”
老儒士双手颤抖,对少年儒士说:“贯中,你听听,听听这军歌,为师仿佛,仿佛,仿佛来了灵感。”
郝十三再三表示感激,上茶,宾主落座后,郝十三见礼道:“敢问二位先生贵姓大名?”
贩子莫布里在门房中悄悄祷告,祈求不要和郝十三一同吃这糙米饭,当他瞥见两个儒衫模样的儒士,走进郝十三的大门,心中尽是光荣。天已颠末端中午了,估计郝十三那没吃完的饭菜,早就已经凉了,莫非还能再请他吃糙米饭吗?
老儒士道:“我只要一言,天下群雄并起,必将是讲信义和义气的人,能够聚齐天下的能士,杀人放火的强盗当中,多有敢为之士,可取可用之才,安定天下,靠的还是敢死之士,容忍他们的罪过,操纵他们可用之处,可谓是,人尽其用。”
“如果总管大人不嫌弃,我师徒二人,情愿在总管账下,帮上那么一点,写写算算的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