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晋王府[第1页/共3页]
他狐疑的是晋王府,却不是晋王。因为早在他前去榆林之前,颠末太原的时候,就见过晋王这个小弟弟了。这一面见得可不太轻易。秦王是奉皇命来巡查的,按理说动静必定提早几天就传到了,晋王本该留在王府里,等着见哥哥才是。谁知秦王到了太原后,原想第一时候先去见弟弟,不料晋王府的人先是宣称晋王去了外埠礼佛,不在城中,厥后露了马脚,才勉强承认晋王身材有些不适,不想见客。秦王担忧弟弟身材,硬是闯进了王府内院,见到晋王时,的确不敢信赖。
吴少英对秦老先生道:“教员身在西北边城,对京中的动静不大通达,也不晓得这些朝廷大事。门生在都城的时候,就没少听人提及。当今膝下只要太子一个子嗣,暮年倒另有过两位小公主,但都小小年纪就短命了。太子自出世就有不敷之症,多年来一向体弱,立了正妃与侧妃后,只生下了一名小皇孙,恰好养到九年前,又短命了。而后,只要太子妃生下一名皇孙女,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子嗣。朝野表里都在为皇嗣忧心,宗室中提起了过继之法,听闻当今也有些动心。晋王与当今自少年时就亲厚,子嗣又多,九年前甫闻皇孙之殇就送了嫡宗子入京,为的就是他有朝一日能过继到宫中为嗣。都城表里,无人不知。”
秦老先生也勉强笑笑,问他:“此事你是从那边听来的?若不是平哥从都城来信,我还不晓得呢。你这些日子到底是去了那里?怎会传闻这等动静?”
秦老先生愣了一愣,就笑了,走到椅子上坐下:“你如何晓得的?”
吴少英愣愣地“哦”了一声,接着就红了眼圈,低头道:“阴差阳错……说来都是何家兄妹做的孽!如果表姐当日没出事,现在接到家书,还不知该有多欢乐呢,就连姨父,也必然为表姐夫能出人头地而欢畅。”
吴少英向他行了礼,等不及他落座,就脱口而出:“教员,表姐夫还没死!”
秦王当时见到的攻击人马,穿的是北戎人服饰,说话倒是晋地口音,他就晓得这支兵马身份有题目。他出于谨慎,挑选阔别榆林城与太原两地,改道去了驻将为都城世家后辈的朔州。达到朔州卫后,他一传闻牛家梁哨所被胡匪攻击焚毁,就立即发觉到了这事儿必然跟榆林卫脱不了干系。
秦老先生看到他这模样,有些不测:“你这是打哪儿来?”
牛家梁间隔榆林城只要二三十里,能够说已经很近了,并不是靠近边陲的地带,再往北,另有金鸡滩等数个哨所。别说现在朝廷与北戎已经多年不起战端,光是凭着在互市上的收成,北戎就已经能勉强保持温饱,根基不需求南下劫夺。就算真有北戎人胆敢冒这个险,也不会在未能轰动层层哨所的环境下,敏捷靠近牛家梁这类间隔榆林城极近的处所。如果真让一批多达两百人的兵马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榆林城下,榆林卫高低都能够去死了。
过了好一会儿,吴少英才勉强挤出一个浅笑,道:“不管如何说,这老是功德。教员膝下有子尽孝,桑姐儿也有父亲照顾了。门生内心也能放心很多。”
吴少英深吸了一口气:“不瞒教员,门生……实在是跟着那位李大人办事去了。他是锦衣卫的人,来榆林是要查一件大案。门生听闻这里头另有牛家梁哨所被焚之事,想起表姐夫就是在那边出事的,便忍不住掺了一脚,实在不过是帮着做个耳目罢了。门生是在米脂长大的,又是个国子监门生,在榆林城里并不显眼,在临县也不是会引发思疑的人物。更何况门生另有追踪何氏兄妹这个幌子在,旁人见了门生,只会觉得门生是为何氏而来,那里会想到门生真正的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