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披着孝道的外衣[第1页/共4页]
一行人顿时赶到驿馆安设,随后智顗让人取来药箱净布,一边给萧铣换药一边好生细心查抄。萧铣额头上被竹刺划破的口儿还没完病愈合,智顗用煮沸锅的汤药细心洗净,后用银针探了一下,略微有些血迹以外的液体,固然看不清楚是否真有“七日风”的隐患,还是慎重起见,让人熬了黑槐树皮的煎汤,辅之数味秘药,服饮外敷共同,重新包扎,想来是无恙了。
战马平原奔驰即使迅捷,但是走山路的本事是不如驴子的。昨日来的左翊卫士卒们,从扬州赶光临海县全程都是骑马的,最后上山这一程路不算远,才懒得临时找驴子,只好徒步登山。但是山上的和尚们对于走山路便是长年有所筹办的了。
龙树禅师是古时天竺神僧,《妙法莲华经》的经义最为高深;中土露台宗的教派,厥后便是追尊龙树禅师为远祖。而在露台寺中,传闻也留有几本当年龙树禅师亲笔所书的梵文《妙法莲华经》本来,供奉寺内,极其灵验——故老相传,这些书是梁武帝萧衍时,从天竺渡海东来的达摩禅师带过来的。达摩固然没有留在南朝,但是毕竟雁过留声,当年在途中留下很多天竺带来的佛物。
城门守兵一开端臭着一副脸,不过传闻他们和智顗大师熟悉,顿时换了笑容有问必答。萧铣这几幼年有下山,关在寺里也只是苦心读书罢了,对外头的事情不甚了了,现在见对方恭敬,心中也是悄悄吃惊:看来智顗的名头,在四周数县还是很吃得开的,应当是被人尊崇为活佛普通。
萧铣和欧阳询得了青驴,下山的路就快很多了。除了在山势险要的一些地点,两人需求下驴牵着走,其他大半山路都能够骑在上头。
“这位太尉,鄙人乃是智顗大师门下的俗家弟子,潭州欧阳询。这位乃是鄙人的师弟。昨日恩师下山时说是要去扬州做一场大经忏。晚生给恩师清算行囊时,忘了将徒弟交代的龙树梵经放出来,心中惶恐不安,这才赶来挽救。”
刘校尉开朗憨笑说:“大师说那里话来,都带了十余僧众了,还差多捎上这两个么?大师自便。”说完便收起兵刃自去不提。
萧铣先是唯唯首肯谦虚受教,听完以后,酝酿了一番情感,持续跪着哀告:“听师兄言及,昨日那刘校尉来传令时,说到晋王妃此番病重,非同小可……固然说是中了邪秽厄运而至,以大师佛法渊深,定能除凶化吉,但弟子毕竟心中不稳:弟子在现当代上亲族中,固然另有些远房的伯叔兄弟身居显位,但是毕竟多隔了一层,若论同出祖父的亲人,唯有晋王妃这一个姑母活着了。她病重如此,弟子不去看一眼,于心何安?弟子已经没有父母能够尽孝了,还望大师成全!”
却说萧妃生于梁明帝天保九年仲春,当时遵循江南三吴风俗(兰陵萧氏的这个“兰陵”,在南北朝时指南兰陵,即今江苏常州武进,所以是正统的三吴之地),女儿生于仲春者,于父母不吉,需得过继给伯叔哺育,方才不至于波折家门。
“弟子谢过大师!”萧铣从速抹去眼泪,摆出一副纯良的神采,心中暗自对劲。
“两位居士,左翊卫的人马昨夜倒是实在护着几个高僧入县城投宿的。当时便是今后门而入,因为已颠末端关城门的点了,他们拿着左翊卫的关防印信为证,咱才开的门,故而记得清楚。不过今儿一早就从北门走了,不知去处。既然说是要赶回扬州,现在总该在往宁海的官道上,一行人中有车,应当还走不远。”
上完了药,写了方剂,智顗便筹办对萧铣下逐客令:“本日这番调度,应当是无恙了,你既然是打着送经籍的名号来的,明日便可折返回山了。这个新方剂让率更拿给寺中留守的弟子,还是抓药就是。你在留在老衲身边,也是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