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斩首示众(一更)[第1页/共4页]
眼下看来,恰是这个时候。
他恰好还是想抢一回。
正被节制在长生殿。
“诸位大人请细看,请好都雅。这是圣上亲笔所书,最做不得假。而圣上由御书房下发的圣旨,都是专门的翰林学士所书。即便你们认不得圣上笔迹,也该认得圣上那方私印吧?”
一个南征北战,文武双全,不管到哪处为官都备受赞誉的老臣,在朝臣心中的分量可想而知。
只是这位老学士最忠正,又年纪最长,最有发言权罢了。
贰心中浮想连翩,不知不觉马已到了宫门外,这才看到宫门外停了浩繁的车轿。
被他目光所及的各处,众臣不由颤栗。
有了他的承诺,众将士一下子有了主心骨,也有了盼头。
而他现在只能依托一道假圣旨,使他的行动名正言顺起来。
人群当中,有人振臂一呼,士气顿时高涨。
逼宫,篡位。
“不焦急。固然进不得城,好歹得了龙骑营将士的心,不是么?宁王拿出了一道假圣旨来,那些平常的将士如何辩白得出来?希冀本王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他们开城门,未免有些牵强。”
他觉得是轩辕玦在岭南之时,圣上就秘传了圣旨给他。
妒忌他有个好出身,萧贵妃圣宠不衰,在宫中职位安定。
固然他们多数民气中,能够已经方向了晋王这一方。
“那殿下另有何筹算?”
“圣上自从过了不惑之年后,就很少亲身批阅奏折,差未几都是皇子们或是翰林们的事。可在丁壮之时,圣上都是亲笔批阅奏折的。这密诏上的笔迹我认得,恰是圣上的!只是……”
更让贰心虚的是,轩辕玦当着世人的面,指出他那道圣旨是假。
众臣惊奇地转头看去,宁王带着一众翅膀大臣,从殿门外走了出去。
这个职位,就划一于丞相。
公然那才丝绸下方,除了玉玺的印记以外,另有小小的圣上的私印。
不但是轩辕玦想进城,这些虎骑营的兵士,个个也想回都城。
“誓死庇护殿下回京!”
殿下和大人,在说些甚么悄悄话呢?
只看用甚么体例罢了。
……
若说他方才到城下时,那番落拓另有作假的成分,现在倒是真的放松了下来。
他虽是个领虚衔的国公,在朝中的职位,可涓滴不下于沈太师。
一众朝臣便有了动容之意。
当下一张老脸就挂不住了,愤恚地红了起来。
言下之意,手中没有军权,说甚么都没用。
------题外话------
这既是他的欲望,也是数千虎骑营将士的欲望。
那方小小的私印上头,是大胜真人四个字。
“宁王殿下,老臣的性命不值钱,但老臣的眼睛还没花。这的的确确就是圣上的笔迹,在场年长的大人,都认得清清楚楚。是甚么就是甚么,老臣绝无倚老卖老之心!”
他们的家在都城,统统的房屋地步也都在都城,家人更是在都城等着他们万里而归。
他在此中看到了定国公府的肩舆,以及太师府的,不由嘲笑了一声。
“你老眼昏花,还非要在此勾惹民气,本王容你不得!来人,拖出去斩首示众!”
“对对对!下官把这事忘了!那么这份密诏就是圣上亲笔所书,下官敢拿性命包管!”
可那份在夜里让他难以入眠的不甘,吞噬着他,节制着他。
若真是出自圣上情意的圣旨,非论是笔迹还是玺印,皆有特别之处。
听口气,倒像是圣上的话。
“本王在岭南九死平生之时,是你们不远万里赶到,将本王救了出来。你们都是大周的好将士,好儿郎。我轩辕玦在此发誓,非论用何种体例,必然让你们回都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