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笑里藏刀,刀刀是血!(3)[第2页/共2页]
很快,内里传来脚步声。那尽是蛀洞的窄门“吱呀”一声苟延残喘的被拉开了。开门的妇人包着个素色的头巾,约摸四十来岁,已然满脸皱纹,一双眼睛红得像两个肿包子。她愣了一下才问,“几位官爷,你们找谁?”
也有人说,太子之死必定另有蹊跷,说不定就是宁王下的毒,那宁王不是个消停的主儿,又逼宫又篡位的,现在已经被老天子奥妙斩首,好多人都说大半夜闻声了惨叫声。
可不管谎言如何传,不管老百姓如何群情,有一个与国本有关的大事情就摆在了朝堂上――太子殁,国无储。
城中鸡鹅巷里,郑二宝身着便装,谨慎翼翼跟在赵樽的身后,大气都不敢出。
一传闻丁二的名字,那妇人的眼圈更红了。
“有的,有的。”郑二宝笑眯了眼,又把银袋递了上去。
院子的矮墙上,有一簇纸扎的白花用竹竿挑着探出头来,一看就是死了亲人的人家。郑二宝不晓得他家主子爷为甚么要来,但得了叮咛,还是乖乖上前敲响了门儿。
可那妇人摇了点头,反身就要关门,“我不能,不能要……”
老百姓除了不得不遵循以外,也不过是谎言的滋长和传播者。
“大婶……”郑二宝拖长嗓子,有些焦急。
猜疑地看着他们三个,那妇人缩动手倒是很倔强,愣是不肯收,“不不不,我儿定没有银子借你,定是你弄错了……我儿干了几个月的差事,拿回最多的银子,就是朝廷给的抚恤了。”
奉天门外,贵爵公卿、文武百官携表里命妇一起身着孝服为太子哭丧,那场面极其昌大而昌大。丧礼以后,洪泰帝颁哀诏于天下,同时通令咸使,为太子赵柘上尊谥庙号,祗告郊庙社稷。今后,阿谁做了一辈子太子也没有比及他老爹死去称帝的太子爷,就如许成为了史乘记录中的一个标记――史称“益德太子”。
京师应天府上空的阴霾未散。
为了阿谁至高之位,不晓得又要掀起多少腥风血雨了。
但是,史官的笔触虽不记史事,却仿佛对风月很有兴趣,除了这些以外,又多记了一笔晋王殿下的小逸闻――“洪泰二十四年腊月,晋王归京途中,于锦城府幸得一妇,初孕,逝于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