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荐)[第2页/共3页]
崇祯嗯咳了一声:“朕意已决,毫不会放弃祖宗基业!别的,吴襄欲献女与太子为秀士,你们觉得如何?”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问:“圣上莫不会要动国本吧?”
首辅魏藻德只好含混其辞地说:“陛下,太子很有手腕,在现在的局面下,也是国度之福啊!”
王家彦说不下去,伏在地下暗自堕泪。而年过七旬,须发皆白的李邦华则一脸欣喜,他在仲春份时就主张太子到南都监国,崇祯还以太子年幼无知为名回绝了他的建议。可现在看来,太子公然是复兴之主啊!
“的确是有些过了!”王家彦点点头,“但是东宫肯收敛吗?”
“陛下圣明,臣也不主张放弃京师。”首辅魏藻德是个没主张的,顿时表态拥戴崇祯天子。
没有下旨,吴襄当然不能把女儿送到嘉乐殿来陪王伴驾了。
“莫非不该该弹劾吴襄献女邀宠吗?”崇祯问。
王家彦说:“陛下!太子殿下已经下了弃城南迁的决计,收拢外城兵力,是为了吸引逆贼主力入外城,以便利突围。”
“李邦华!”崇祯沉声道,“你是左都御史,你说吧。”
“不必了。”朱慈烺摇点头,“黄伴伴,让你找的人都来了吗?”
崇祯天子道:“你是左都御史,有纠察百官之责!现在大敌压境,更应当整肃法纪。只要肃法纪,才气奋民气。只要奋民气,才气胜劲敌。
“陛下,”李邦华道,“太子昨晚在成国府堆积京师勋贵,向他们募钱募兵,又获得了很多银子,传闻稀有百万,还从各家勋贵那边获得了一千多名精干仆人。这些仆人现在都编入了克难营,再加上从京师壮勇和京营中提拔的精锐,克难营的人数很快就能有万余了。有那么多懦夫护送,陛下必然能安然南幸的……”
固然又是一天一夜没合眼,不过他的精力还处于亢奋当中,不知如何就想到了吴襄的女儿……因而就把吴襄找了问了问。一问才晓得,崇祯天子仿佛放了他的鸽子,竟然没有下达纳妃的中旨。
因为赃官的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捐的。而太子爷明天上午用令旨放跑了二百多个花了钱的赃官!这申明赃官们的钱没白花啊!
“这……”李邦华愣了又愣,都不晓得该如何当御史了。
王家彦本年五十多岁,福建莆田人,生了一张颧骨隆起的福建面孔,留着三缕斑白的须髯。他在现在的廷臣中,算得上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办事也极其忠谨。
“许是廷臣反对?”
以是朱慈烺干脆不按通例出牌,让黄大宝去找了开饭店和酱园的酱油黄,另有一个开粮行的苏老米,一起来当管朱慈烺的大账房。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也不主张放弃北京,当下就道:“现在的确不是放弃京师的机会,据臣所知,流贼稀有万马队,来往如风,侵攻如雷。若京营、克难营将士尽力守城,或许还能对峙到关宁大兵来救。若弃城而走,必定在半途遭受流贼马队追袭,届时就怕护驾兵将一哄而散,陛下和百官都沦为流贼的俘虏!”
……
“不会啊,父皇已经承诺了。”
魏藻德摆布看了看,没有旁人,这才苦笑一声:“不是明摆着吗?这是在给东宫出困难啊!”
“甚么?太子为何要放弃外臣七门?你是协理戎政,为何不加禁止?”
“甚么?纳秀士的中旨还没下来?”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