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抢救大明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总舵主驾到(求收藏,求推荐)[第2页/共3页]

天津卫,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千总爷,有船!好多船啊!”

不过他们并不反对明朝的统治,也不会和明朝的统治个人争夺地盘、人丁、财产,反而是拥戴明朝统治,还会向明朝统治个人供应财产的新权势。

“沉甸甸的,应当是从大沽运粮入天津卫的。”

开仗的当然是沈总舵主的帮众,四十支广东斑鸠脚火铳一起打响,一轮齐射就打翻了唐老四七八个部下。

唐通这个总兵爷的话也不像之前那么顶事儿,很多不是唐通嫡派的军官都不肯卖力,以是唐大总兵也只能教唆自家的嫡派刻苦受累了。

他一招手,大声道:“火铳能打响吗?”

“这下可发了……”

而沙船帮沈家在南直隶的阛阓和江湖上,也是鼎鼎大名的存在。用后代的话说,他就是个红顶贩子。在明朝没有甚么“红顶子”,也就没红顶贩子一说。不过性子都差未几,都是亦官亦商亦江湖。

可他和唐通很快就发明天津卫城不轻易围困了,本来这座城池是依水而建,就建在通海的卫河干流两岸。共有南北二城,南城为主,北城为辅。夹河而立,以浮桥相同。

而现在,跟着北都城破和大明危急,向来依托明朝支撑纵横北洋的沙船帮也到了危构造头。

一个赤着大脚,穿戴蓑衣的男人快步走到了堕入深思的沈廷扬身边,“总舵主,您看那边!”

沈廷扬这才从深思中回过神,昂首向那男人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卫河南岸的河堤上,正有一队兵士在冒雨而行,还拖着两条小木船。这队兵士都披着蓑衣,看不清礼服,不过却打着一面红底黑字的“闯”字军旗。

当然了,沙船帮的气力是不能和十八芝比拟的。他们之以是能和福建的郑家朋分南北洋,一是因为北洋海浅,多滚涂浪,合适沙船活动;二来就是沙船帮替朝廷着力更多,获得明朝官方的支撑。

以是北洋和朝鲜的地盘,十八芝海商个人是不碰的。之前郑芝龙回绝北上,也有这方面的启事。

在天津卫东面二三十里外,波澜翻滚的卫河水面上,一百余艘沙船,正扬帆乘风而进。领头的倒是一艘十丈长,两丈宽,船舷两侧有四十支长桨划水的大型蜈蚣战船。船艏之上,站着一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人,男人打着雨伞,却遮不住被大风裹挟而来的雨水。丝绸的儒服都已经湿透,可他本身却茫然不知。

喊叫声响起的时候,名叫唐老四的大顺军千总正拄着根棍儿在低头赶路。他是唐通的部下,还是个本家。不过唐通命好,有世职能够袭,唐老四就命苦了,只能跟着唐通混,先是干仆人,现在当上了千总。而唐通弃明归顺后一向被李自成派苦差,部下也被大顺军老营押着当炮灰,油水更是一点也无,上高低下都怨声载道。

李过和唐通的万余兵马,在三月二十六日时就开到了天津卫城外。因为天降豪雨,以是没有和守军交兵。而明军也不知是为了避雨还是怕了大顺天兵,归正都缩进天津卫城了。

而朝鲜李朝方面也有一样的记录:毛都督于岛中接置客商,一年税收,不止累巨万云。

而沙船帮成为官商的时候比十八芝更早,早在万历朝鲜战役时,他们就在为明朝军队运粮了。沙船帮也是以成为了纵横北洋,来往大明朝鲜之间的豪商个人。

“把总爷,拦住他们啊!”

这儒生名叫沈廷扬,是大明朝的一名文官,官拜国子监司业,经理海运及辽东饷务。不过他也不是普通的文官,因为在他的官身以外,另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他是北洋沙船帮的总舵主!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