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现在不许官商勾结了(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共3页]
这不让贿赂了,今后如何做买卖?就算能做,内心也不结壮啊!
甚么?不能拿?
拿本身的钱要杀头……这甚么意义啊!真的成钦犯了?沙船帮招谁惹谁了?沙船帮对朝廷但是忠心耿耿的,现在北京都被流贼占据了,端庄当官的都上赶着投降,沙船帮却不顾伤害来救驾,多好的诚信贩子啊,如何就连贿赂都不能给了?
吴襄、吴三辅和曹友义照着朱慈烺的叮咛,选出了八个师级候选、三十二个协级候选、一百二十八个营级候选和五百一十二个旗级候选,统共有六百八十人。朱慈烺起首要从中遴选出三百四十人担负克难新军部属二师、八协、三十二营、一百二十八旗的核心军官。
沈廷扬也不敢大模大样的落座,就坐了半个屁股,双手扶着膝盖,一副小门生见校长的模样儿。
另有没有天理啊?
别说沙船帮沈家这点权势,就算十八芝大哥公郑一官,那么大的权势,麾下海军官兵不下20000,另有半中半西洋大战船数十艘。不也每年给北京、南京的各位老爷上供吗?也不是怕了谁,而是和蔼生财,有钱一起赚。大师都有得赚,买卖才气悠长啊!
也就是说要在天津卫这边再招三四千人。不过报酬不能和天津卫西门大街血战前跟班朱慈烺的兵将比拟。没有十两银子的安家费能够拿了,只是按月拿饷。最底层的兵士月饷是一两五钱银子,一年十八两,到了江南后再给良田五十亩……这报酬也不算太低了,以是征募的布告一贴出来,就有很多天津卫城内的丁壮应募了。
“沈廷扬,你的国子监司业是花多少钱买来的?”朱慈烺温言发问。
“臣,臣……”沈廷扬也不晓得该如何答复。他的官儿当然是买来的……要不一国子监生能当到现在的官职?并且他的国子监生也是费钱买的。要不然他一总舵主,不费钱能入得了南京国子监?
“廷扬,”朱慈烺笑着,“我大明虽有‘义官’轨制,但是‘义官’只是一个身份,是不能担负实职的。而你并不是‘义官’出身,而是以国子监生入宦途,现在能够当到司业,想必是花了很多钱。这等卖官鬻爵的事情,本宫可不能容忍!”
给沈廷扬端过绣墩的是黄大宝的干儿子,名叫黄小宝,本年才十七岁,身高和体型和朱慈烺有几分类似,脸型则和黄大宝差未几,都是圆滚滚的面团子脸儿。
“平身,赐坐。”朱慈烺笑着发话。
朱慈烺拿起一本令旨,让黄安顺交给了沈廷扬。
也就是说,克难新智囊以下都实施四四体例,一师辖四协,一协辖四营,一营辖四旗,一旗辖四队,一队辖四伍,一伍则有包含伍长在内的五名兵士。在不计各级直属队和军官的环境下,一师新军满编就是5120人,两师有10240人。再加上三百四十个军官,再加上各级的直属队,两师的总人数约在一万三四千人。
沈廷扬跟着任逸洲到达大元帅府的时候,朱慈烺正在和克难军的候选军官说话。
……
“沈郎中莫担忧,”任逸洲拱拱手,做了个肃客的手势,“请跟我来吧……千岁爷早就盼着您了,莫让千岁爷等急了。”
除了东宫侍卫和吴家仆人出身的军官以外,克难新军的军官团中还包含京营、天津镇军、天津巡标、通州巡标、二曹仆人(曹化淳和曹友义)、大汉将军和净军出身的军官。
而不得收取沈廷扬贿赂的号令,也是朱慈烺在当时亲口交代的。并且不但向任逸洲交代了此事,还向锦衣卫批示使李若琏,大元帅府的军令卫批示使曹友义,军政卫批示使吴襄,另有司礼监秉笔寺人黄大宝,御马监提督寺人潘书晨等东宫体系的要人一一交代——沈廷扬这只“肥猪”是受本宫庇护的,你们谁都不准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