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孔子保佑,刀枪不入 一[第2页/共3页]
三千“儒家死士”顿时就沸腾起来了,大家大喊:“孔贤人保佑我等!贤人保佑......”
这时候,绿营兵们已经推着盾车,扛着云梯,如同潮流一样扑向了被红夷大炮轰了一天一样的丙字号堡。
丙字堡的城头上也摆满了各种百般能够往下丢的杂物,城墙上面还架起了大锅,熬着臭哄哄的金汁(粪汁)。身强力壮的大脚妇女也都构造了起来,或者拿着木桶筹办运送金汁上城,或者拿着铁锹铲土填麻袋筹办修补城墙。
以是也不得不跟着冒死!
这几个不晓得是秀才还是举人的老爷也没体例,家眷被扣,产业败光,有两个还在《讨胡虏檄》上署了名,不冒死也没前程啊!
而面对红夷大炮都打不动的曲阜城,大清“摸金王爷”多铎也只好祭出“烧杀劫掠”的招术来鼓励部下斗志了。
“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抬出来!”
“鞑子没有甚么可骇的!有孔贤人保佑我们,我们怕甚么?他N的就是死了,也和孔贤人在一起!你们都是读书人,能见着孔贤人必然很欢畅吧?读书不就是为这个吗?”
“总戎爷,总戎爷,鞑子兵上来啦!”这个时候刘肇基的一个仆人飞也似的奔上来报信了。
“喳!”
读书为的是升官发财,不是为了见孔贤人......
三千死士也一同业礼,大家大喊:“孔子保佑!旗开得胜!”
史可法部下的援剿总兵刘肇基在明天白日就带人入驻丙字堡了,他入堡的启事是为了制止挤在堡垒内里的灾黎和民团本身崩溃。
事儿办得很欠都雅,但却绝对需求!这些灾黎中的头面人物,说穿了就是因为惊骇而逃窜的。怕死、怕大清......如果大清能饶他们一命,投降甚么的也没啥不可的。
“是真鞑子?”刘肇基顿时问。
“不是,是绿营兵。”
红夷大炮的轰击实在是有点结果的,固然没有摧毁由沙袋、泥土、圆木构成的堡垒墙壁。但还是突破了上百个沙袋,有很多泥沙从沙袋中漏了出去,让壁垒有些松动。如果多铎有更多的大炮,也更有耐烦,打上半个月或者更久,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史可法转向牌位,躬身施礼,口中大声呼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保佑我等旗开得胜!”
刘肇基大笑道:“莫怕,是绿营,不是真鞑子......行了,你们都上城去吧!本镇就在这里督战,祝你们旗开得胜!”
好啊,孔子成武圣了......也不晓得今后会不会有个扛着火铳的孔子像?
一个四十来岁的山东举人跺顿脚,咬着牙喊:“那就借总戎吉言了,来人,把咱的大旗打起来,也叫鞑子晓得咱山东豪杰的短长!”
“大清万胜......”
在本来的汗青上,很多明军投清后就牛逼哄哄,再次归正后则没有了锐气,启事就在于此。
十几个儒生打扮的孔氏后辈(大部分是刚刚才改姓孔的耕户后辈)已经抬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从孔庙内里出来了,大家都是一脸崇高持重的神采。
天气蒙蒙方亮的时候,山呼海啸的喝彩声就在曲阜城西面的郊野上震天而起。6000绿营兵以营为单位,已经摆出了十二个方阵,盾车在前,步兵居后,持着弓箭、刀牌和长枪,在军官们的煽动下大声喝彩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