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已经迟了[第2页/共3页]
他的话刚说到这里,啪的一声铳响就划破了边墙外草原的安好。草原上的蒙前人可没火铳!这必然是高炜、陈伯良放出去的夜不收在开仗。
“是东虏!”高炜面色惨白,“我们完了......点烽火,擂战鼓,全城备战。凡是能拿起兵器的,都要参战!如果威远堡被东虏突破,我们一个都活不了!”
“不成能......”高炜摇点头,“怕是有几万人......吴三桂派那么多兵过来做甚么?”
“是,是吴三桂?”陈伯良用思疑的口气发问。
但是李自成在关中吃了陕商的大户,直接把榆林互市吃没了!弄得一帮靠互市用饭的边军都活不下去,自行散了大半。捱到永昌二年的时候,榆林三十六营堡的驻军,不算榆林城的三千大顺嫡派,满打满算也就只剩下的三四千。
保住威远堡,就是保住他们的故里!
这么一个曲折狭小的边镇,当然是没有甚么油水的,除非把邻近的延安一并拿下。而千沟万壑的延安府也比不了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也不如能通西域,通雪域的甘肃,一心想给本身找块好地盘的吴三桂,天然看不上榆林镇了。
因为这个镇的占地,首要不是成面成片的,而是以点和线漫衍的。东起黄河边上的净水营,西至宁夏后卫的花马池,弯曲折曲连绵一千二百余里,沿着延安府的北部边沿构成了一道边疆防地。而为了保卫这道防地,大明朝廷还破钞巨资修建了长达一千七百余里的延绥边墙,还构筑了连绵一千二百余里的墩台防备体系。在延绥边墙的沿线,还构筑布署了三十六个营堡。长年屯兵数万,以防备蒙古马队寇边南下。
就在李自成和牛金星感觉“还不迟”的时候,在陕北的榆林镇,大难却已经临头了!
就不晓得来的是吴三桂的兵马还是草原上的蒙前人了?
这些人以哨为单位,分离出去,驻守营堡城寨,构成了一个个伶仃的据点,散在连绵一千七百里的边墙沿线,假装榆林边防还是存在的。
受命驻守威远堡的哨总陈伯良从碉楼上走了下来,朝和本身的一哨人马住在一处的部总高炜苦笑道:“又捱了一天!承平无事......看来吴三桂和蒙前人都看不上我们榆林啊!只是这淡出鸟来的日子甚么时候是个头啊!”
榆林镇也称延绥镇,是所谓的陕西三边之一,别的两边就是宁夏镇和甘肃镇,现在都在吴三桂手中。而对于榆林镇,吴三桂却临时没有介入的兴趣——这是因为榆林镇的地盘实在有点烂,吴三桂看不上眼。
高炜起初是明军的一个千总,被大顺朝收编后封了掌旅,厥后部下逃散太多,就降至当了部总,管着三个哨。
在崇祯十六年十月初,李自成霸占潼关,篡夺西安,横扫陕西,直到次年正月称帝东征,囊括山西的这段时候当中,他曾经捏着一手的好牌。
大顺天朝也就成了......
对于如许的榆林军,李自成当然是不信赖的,收编他们不过是需求有人守着榆林边墙,免得河套草原上早就式微的蒙古部落去李自成的故乡天保府(延安府)撒泼罢了。
如果李自成能操纵民气的等候,通过充公士绅和赃官的地盘,重新分派(不必均匀分派),建立起一个均田授田的体制,把陕西、山西、河南西部和湖广北部的人丁地盘节制起来,同时也给跟随者们分派到充足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