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想当官,先陪训[第2页/共3页]
戚元弼、徐尔默和阎应元三个贡士是一块儿进入文华殿的。
以是朱慈烺就筹算重新科进士内里挑选几十人,去插手第一期的实学培训。
“武学......”徐尔默一愣,“可臣是文人啊。”
而武官的环境也强不了多少,世袭的卫所军官朽坏得短长!再也找不出戚继光如许的大能了。而行伍门路上来的军官,勇则勇矣,治军和策画却都差太多了。
“臣也情愿!”
他们既不会应用西班牙方阵、莫里斯方阵和古斯塔夫方阵如许的野战战术,也不会修建棱堡,更不会精确利用火炮。
不会兵戈?你说怕死不就得了!朱慈烺心想:你是上帝教徒,应当酷爱上帝,现在有机遇让你早点见到上帝,你如何就惊骇了?很不该该啊!
“三位都是有才调的,也能任事,能够名列二甲。”朱慈烺笑吟吟看着面前三位,阎应元三十出头,国字脸,边幅堂堂。戚元弼、徐尔默年青一些,此中戚元弼虽是墨客,但却一副武人的边幅,非常威武。而徐尔默则是个脑袋很大的小瘦子,看着就挺机警的。
“好好。”朱慈烺笑道,“那本宫就安排你上武学。”
现在两所书院还在筹办,打算在四月份正式开张。而第一批的军学学员,天然是克难新军的青年军官,遴选起来比较轻易。而实书院的门生则比较难招,授了官职的官员谁肯来上学?
以是,你们得和徐多默一起去武书院学习西洋军学。等你们二人学成以后,本宫给你们一人一个营的榜样军统领。先当几年军官,然后再转回文官,去做巡抚当督师。你们感觉如何?”
朱慈烺在节制东南后,就让魏藻德把他请到南京,卖力筹建实书院。在朱慈烺的长远打算中,这所“实书院”今后还要慢慢扩大晋升,终究变成南京大学。
“可臣不会兵戈......”
此中南京实书院是培训文官的,首要有营建、财计、农学、律学四门课程。书院的两名司业,一名是方才替史可法修完曲阜城墙的韩霖。另一名是写出《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后代大名鼎鼎的宋应星是江西人,举人功名,可惜将太多的精力用在“杂学”上,以是和韩霖一样,中不了进士。厥后以举人功名做了官,在崇祯十七年初去官分开北京,回了江西故乡。
“臣阎应元情愿投笔从戎。”
朱慈烺这是在哄人参军呢!他现在感觉本身的军队内里能当团长的人很多,但是能当大将的仿佛没有谁了。以是就感觉阎应元应当可用——起码人家在江阴保卫战中表示不俗。而戚元弼看上去有点像,也能够尝尝看。
多默是小瘦子徐尔默的教名,朱慈烺称呼他的教名,让小瘦子感到了一些亲热,同时也想起来朱慈烺见加百列的传闻——如果这事儿是真的,那么本身高中进士(他的文章很差)必然也是神的旨意,就是为了让本身帮忙神选之王。
阎应元和戚元弼双双起家应道。
不客气的说,现在明军军官的本质别说和古斯塔夫二世、拿骚.莫里斯、克伦威尔、大孔代这些西方军事家比,就是和熟读《三国演义》的满洲军事家比都不如啊!
“太子殿下,”徐尔默在胸前划了个十字,“臣情愿服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