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将计就计,智取太子[第3页/共3页]
情势倒霉啊!
“另有王牌?”徐弘基白眉舒展。
又是嫁女,又是称臣的,非论至心还是冒充,总归是临时不着朱慈烺的费事了。
也就是说,朱慈烺目前对东南士绅中占多数的民籍士大夫好处的侵害并不严峻,遭到伤害的仅仅是淮扬二府的军籍士大夫。以是东南士大夫的反应也就比较悲观,还是能容忍朱大太子的。
“咳咳咳......”
“公爷,太子仿佛退了一步......”说话的是个五短身材的男人,国字脸,留一部大胡子,三四十岁,恰是提督操江海军诚意伯刘孔昭。
并且还会大大晋升朱大太子的威望!
刘孔昭接着又道:“并且太子手中另有一张王牌没有放出来呢!”
当然了,好动静也不是没有。
徐弘基眉头已经拧成了个团,问:“那你说我们该如何办?”
在这类环境下,南京勋贵们就显得非常被动,底子不成能主动反击。
盐税的好处首要属于勋贵和高官,绝大部分的东南士大夫是没有资格介入盐利的。并且朱慈烺也给徽帮四盐总留下了必然的赢利空间,让他们能够持续背景老板们运送部分好处。
好轻易才缓过来,刘孔昭又皱着眉头说道:“公爷,现在的题目是太子和圣上肯来南京,他们来了,我们才有体例啊!要不然拖个一年半载的,这银子是要花完的!”
刘孔昭是刘伯温的先人,不过他的诚意伯却不是从刘伯温那边一起传承下来的,而是由嘉靖天子续封的——刘伯温传下来的诚意伯到了刘伯温孙子刘廌一代就断了。到了嘉靖年间又续封了刘廌的六世孙刘瑜为诚意伯。
而这一届的临淮侯倒是够机警的,本在北京仕进,但是看到苗头不对,就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二日北都城门封闭前溜了。
“如果从南京筹钱还是我们出血......”
刘孔昭和他的爷爷刘世延都干出了一番能够在青史上多写几笔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