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行行好,让我们交税吧![第1页/共3页]
“你们能给多少?”朱慈烺沉着脸问几个盐总。
还好崇祯天子不在这里,要不然必然会被惊呆的。
朱慈烺板着面孔看着四个盐商,俄然哼了一声:“你们就是勾搭朱国弼、黄澍谋反的四大盐枭啊!来人呐......”
朱慈烺悄悄点头,“这倒是个好体例!”
朱慈烺正掰动手指头和郑森讲授倭寇利用体例的时候,四个满头满脸都是汗珠子的盐商被带到了。
以是沈廷扬就没跟着朱慈烺一起南下,而是留在登州的北洋总督衙门措置北洋事件。期间还派船队去了趟朝鲜,向李朝大王李倧要了几千斤人参,几千张兽皮和十万石白米当“庇护费”——不是白要的,也不是甚么朝贡,而是庇护朝鲜的海疆不被倭寇骚扰。
呵呵,如果李倧回绝了沈廷扬的要求,包管会有倭寇上门的,并且个个都是残暴的真倭寇......
别的,阿谁正在教沈廷扬如何做事的少年,真的是大明抚军太子殿下吗?看上去不是很短长啊!
“鞑子去庇护朝鲜?他们会那么好?”
本来大明的盐商那么喜好交税啊!不让交税还要叩首要求!早晓得如许,也别向农夫加派三饷,直接找盐商收税不就行了?
郑森道:“能够循东、南、北洋海务之例,发包给贩子专营。淮扬两府共30处盐场,可发包给四大总商运营......盐政方面的吏员兵丁,也叫四大盐商接了。今后盐业还是专营,只是不设盐政衙门,也不管盐法。朝廷尽管收钱和市道上的盐价另有食盐的吵嘴便可。”
“我们是好盐商......”
甚么?现在没有倭寇了?
“可旨意已经下了!”朱慈烺还是点头,“本宫是讲信誉的。”
“千岁爷,老朽知错了,今后再不敢逃税了......”
“千岁爷,行行好吧......”
“五,五......”王万春一边说,一边在察言观色,瞥见朱慈烺眉头皱起,赶紧改口,“六,六百万两!只要盐业专营之策稳定,我等一年能够献给朝廷六百万两白银!”
四个盐总这才如梦初醒,赶紧跪下给朱慈烺叩首。
“不可,不可。”朱慈烺连连点头,“旨意都下了,如何能收回?”
隔行如隔山啊!郑家是积年的海贼,在海上横行没题目。但是登陆真不可啊,汗青上郑森当家后尽力清算,还建立了铁人军,算是略微有了一点陆战的才气。
“回禀千岁爷,他们是来给千岁爷交盐税的。”
郑森一愣,“朝鲜国王不是给了人参、兽皮、白米了......”
“哦。”朱慈烺点了点头,“带他们到平山堂,再叫上师兄和沈廷扬。”
“师弟殿下,”郑森道,“令旨只说拔除盐法,裁撤盐政,并没有说停止专卖啊。”
四个盐商一听,内心阿谁焦急啊,赶紧叩首要求起来了。
朱慈烺笑道:“有了倭寇,他会给得更多!并且,东虏是朝鲜的宗主啊!是不是应当派个几千鞑子去庇护朝鲜?”
“我们没有勾搭朱国弼、黄澍......”
郑森难堪地笑了笑:“师弟殿下,我家没有几个倭寇的,真没几个......转头我就给家父去信,叫他把倭寇都赶走!”
带着五万两黄金的王万春王大总商还是来晚了一步,他并不是头一个赶到大明寺请见的盐业总商。徽帮四大盐商中的别的三位,休宁沈家的沈涵双,歙县汪家的汪百川,绩溪李家李三宝,全都带着一车车的金银,在大明寺外请见了。不,不是请见,而是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