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抢救大明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02章 黄得功,我这里有密诏!(之前发错章节,现在加更修改)[第1页/共3页]

第三条办法例是将唐蕃移镇汝宁,将鲁藩移镇青州,并授予两藩上马管军,上马管民之权!同时还汲引原青州分守插手李士元为青州镇守总兵,和鲁王朱以海共治青州。

有了衡藩二百多年的积储,朱以海和李士元应当能够搞出一点局面的。

黄得功一字一字的细心看完了密诏,然后又双手将圣旨偿还给了马士英,这才起家站立。

对了,太子爷那边也有很多文官吧?他们如何就不吵吵呢?太子爷的那些令旨都有内阁票拟贴在上头,行在的内阁如何就那么好说话了?皇爷大权在握的时候那帮人可不是如许的!

而这两天,又有坏动静从济南府传来了!抚军太子带领四万雄师,俄然逼近济南府首县历城,摆出一副要武力迫使高杰屈就的姿势。

马士英皱着眉头,“高杰和太子合兵后在济南府就有八万雄师,东昌府的刘泽清必定不敢抵当,很快也会归附。而刘良佐所部素无规律,史部堂带来的勤王义兵又不简练,并且也没多少像样的东西,底子不堪一击。现在兖州这里只要黄总镇的兵马还能作战,又忠于圣上,是太子最为顾忌的!”

而黄澍则和钱谦益唱反调,主张先规复崇祯天子的权力,然后在明君的带领下保卫孔子......

“不留兖州?去哪儿?”

就在黄得功有志难伸的时候,他的一个亲兵快步走了出去,通报导:“禀报总戎,马制军来访。”

“马制军来了?现在?”黄得功瞅瞅窗外,乌黑一片的,马士英这个时候来访是为了甚么?莫非有甚么不成告人的事情?

在这类环境下,钱谦益和黄澍两个嘴炮墨客还是辩论不休,史可法和高雄图也还是束手无策。

“有密诏!”马士英看到闲杂人等都分开后,才慎重地说,“黄得功接旨!”

清算山东各地防务的办法一条接着一条,并且看上去都很有事理,清楚是英主明君所为啊!

他还真猜对了,马士英真有不成告人的事情要和黄得功筹议。因为他是微服简从而来,被黄得功迎入内堂后,就请黄得功摒退摆布。

因而集合到兖州的官员就分红了两派,一派支撑钱谦益,一派支撑黄澍,每天争辩不休。争辩文章写得不知多少篇,全他M的是引经据典,看着很有事理,可就是谁也压服不了谁!

黄得功一愣,并没有顿时接旨,而是反问了一句:“是圣旨还是令旨?”

“是皇上的中旨!”说着话,马士英已经谨慎的取出了一帕方绢,方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笔墨。

马士英并没有念诵,而是将方绢递给了黄得功,让他本身看。因为密诏不是给黄得功的,而是给马士英的。方绢上的笔迹都是崇祯天子的笔迹,而内容则是命马士英联络忠义之士,乘机勤王的。

这10000人可都是有地百亩以上,并且还从行在领到了起码10两“甲械银”的精锐。起码不必为养家糊口的题目烦恼,也有充足的银子改良本身的设备。

“制军,您说吧,黄某该如何做?”黄得功问马士英道。

而史可法这个南京六部之首,另有高雄图这个管着荷包子的南京户部尚书,又都是没主张的大佬。看着上面的人分红两派,没完没了的撕逼,也都没了主张。只是日复一日的陪着他们争辩,仿佛要等两群嘴炮无敌的文臣吵出个高低。

第四条办法,则是用了不晓得甚么招,竟然把一向主张规复崇祯天子权力的衍圣公孔胤植拉拢畴昔,整天在那边嚷嚷要保名教、卫孔林,仿佛满鞑子入北京的目标就是要刨他家祖坟似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