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抢救大明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91章 大清衍圣公(七更完毕)[第1页/共3页]

以是兖州东关这边才摆开场面,动静通达的避祸官员和士绅就簇拥而至,挤在官道两边相互探听起来了。

他们投过大金,降过蒙元,给忽必烈上过儒家大宗师的尊号,朱元璋的兵打来山东后又投降大明朝。

“快看,快看,史部堂到了!史部堂还在笑,不轻易啊!明天要接的是哪位?不会是圣上和千岁爷到了吧?”

来的此人,本来是孔子的第64世孙,大清衍圣公孔胤植。

登州行在传命令旨,把孔家在登莱二府空中上的部分田庄充公了!

新建的曲阜城大小合适,又有五座瓮城可倚,保卫起来不需求太多的兵力。城墙又以夯土包砖而成,非常坚毅。并且城墙和护城河之间还相隔三丈摆布,留下了进一步加固的空间。

不过这也没甚么,归正贰臣三臣也没啥不一样啊!以是衍圣公孔胤植在得知大顺兵败、明清开战和北京落入大清之手的动静后,又写了一份《初进表文》给北京的多尔衮送了去——表达了本身情愿归顺大清的志愿。

这些避祸的官员士绅当中,也有脸皮比较厚,不在乎和粗鄙武夫搭讪的,因而就凑上去拉友情,低声动问:“这是驱逐哪位阁老?”

以是“大清衍圣公孔胤植”再坐不住了,从速让人备了礼品和名帖送到兖州,定了时候,要亲身登门拜访史可法等一干大明重臣。

可紧接着又不对了!

根基上是一降一个准啊!

并且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还调集了勤王雄师,浩浩大荡的开到兖州,一副大明还很有气力的模样。

并且充公的号令是以抚军太子令旨的号令下达的,今后会不会在山东全境履行?会不会把衍圣公一门具有的全数地盘都给充公了?

“不会,圣上和千岁爷到了哪儿能在城门口迎?那不得出城三十里郊迎?”

而具有了封地、子民、城池、农田(财产)和至高不成侵犯的严肃的曲阜孔氏,哪怕在眼下这个乱世当中,仿佛也是耸峙不倒的权势。

还好,衍圣公担忧的事情毕竟没有产生,史可法也不晓得该拿大清衍圣公如何办?并且孔胤植传闻大明朝返来了,他就把大清的灯号又给换成了大明的灯号——从四月到现在,孔胤植已经换了三次门庭,也不晓得还会不会有第四次?

明朝宦海上迎来送往的事情很多,但是现在天如许的大场面,便是鲁王府地点的大城兖州,也是极其少见的。来的明显是甚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不过孔胤植也是个非常识时务的衍圣公,固然他家从大明朝廷那边得了不计其数的好处,但是却从没想过要为大明尽忠——他们这一家子千年不倒,可不但是靠着孔子的金字招牌,他们长于在大争之世中弃暗投明的本领,全天下也是独一份了。

孔子故里曲阜就在兖州府空中上,间隔兖州府城兹阳很近,不过倒是自成一番六合,并不在兖州府的统领之下。从元朝开端,曲阜县令一向就世世代代由孔氏家属担负。曲阜一县,实际上就成了衍圣公的封地!

被问到的武官倒也不坦白甚么,笑呵呵就道:“哪是甚么阁老?曲直阜的贤人来了。”

既然大明还很有气力,那么大师就临时不当贰臣三臣,还是好好想想如何凑趣上堆积在兖州的大官儿吧。

“那就是哪位阁老来了。”

“不会,不会,鲁王是失藩而逃,得先向圣上请罪,得了旨意才气返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