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抢救大明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58章 代王怎么来了?(月票,月票)[第2页/共3页]

这位叫做俞大仁的小军官是天津卫的世袭军户出身,祖上是湖南人,明初时跟着北伐军一起打到了燕地,还打出了一个世袭千户的官职。不过传到俞大仁这一辈完整式微了,他也没袭到甚么官职,而是弃武从文想考个功名出来。但是考了十年连个秀才都不中!最后只好去当兵,仗着祖宗传下来的健壮身板卖力卖力量。但是也不快意,眼看都四十岁了,才方才混上一个旗总,官衔只要帅府小旗,管着八十几个弟兄。

这日子,他N的有奔头啊!日子有奔头,不过军纪也真是森严!

大元帅府现在给军队设备大量的长枪,实在也有轻易练习的身分——步弓没有几十斤的臂力底子用不好,刀牌耍好了也不轻易,只要长枪最简朴,就是冲刺加拍击,只要能结成枪阵,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大沽口城以西十多里外,不知甚么时候就架起了一座相同卫河北南的浮桥。浮桥由很多艘漕船拼成,用坚毅的木板将漕船钉在一起,还在漕船靠西一头抹了很多泥浆用来防火。

浮桥南北两端,各建了一座桥头堡。都是木堡,但却非常坚毅,每个堡都有一旗克难新军的兵丁卖力保卫。领兵保卫北堡之人,是天津卫那场长街血战后归入新军的原天津镇军的小军官。

俞大仁顿时答了一句:“弯心眼子!”

俞大仁方才登上木堡,那边就俄然响起了马蹄踩踏泥水的声音,也不晓得是不是暗哨返回了?

他的话音刚落,那边就传来了天津话:“二五眼!”

他赶紧向木堡上值守的兵士嚷道:“防备!”

以是在二十天,合计四十个时候的严格练习后,这一旗战兵竟然能把枪阵玩得像模像样了。

军法如山在克难新军内里可不是一说。新军当中不但有各级军官管着军纪,并且另有一个独立的军法和督战体系!这个别系的最上层是直属抚军大元帅府的军法司,中层则是设在新军各师中的军法所,基层则是设在协、营两级的军法官。此中军法所和军法官并不是师帅、协统、营将的部属,而是归军法司统辖,专门卖力整肃军纪,监督作战和练习。

这帮管军法的大爷不是锦衣卫就是净军出身,个个都猛如老虎恶如狼,就指着折腾人往上爬啊!不但要管军中的法纪,还要管练习,管战备,管执勤......传闻太子爷还给他们下达目标,每天都要交人!

而俞大仁的这一旗兵差未几都是油子,对于刀枪弓牌都是会而不精,结阵也不整齐。如果总结一下缺点,就是缺练和缺规律!

那名流兵应了一声:“得令。”

不一会儿,就瞥见一群披着蓑衣,拄着木棒,背着竹篓,拉着毛驴的“商贩”,撒开丫子奔向木堡。

农历的蒲月初已经靠近隆冬时节了,靠海的大沽口气候固然风凉,但是却常常下雨。傍晚的时候,夏季的大雨又如瓢泼普通的下了下来,浇得四周统统都茫茫不成目视,仿佛将全部幽燕大地,都覆盖在一片暴风骤雨当中。

但他还是非常珍惜这个职位,因为克难新军的校尉是真能拿到一个月四两白银的军饷的,并且一分很多啊!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