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抢救大明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44章 我们去为崇祯皇帝报仇吧![第1页/共2页]

洪承畴抹着眼泪道:“王爷,臣也和范大学士普通定见。李自成讨吴三桂是大大失策了,吴三桂已经走投无路,不得不投我大清。以是不必再绕燕山北麓,应当直奔山海关而去!”

四月的辽东,在气候上虽未入夏,但是也到了春暖花开的季候。通衢两旁,草木抽芽,到处青丝,一片朝气。

李自成的雄师实在并不大。因为他并没有带太多的军队来北京,要不然崇祯和朱慈烺父子也跑不了。当日进京的时候,包含保定一带的刘芳亮部,他带来的老营兵就只要六万人。别的另有陈永福、白广恩、唐通等明朝降军,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万。

前者当然是最抱负的,拿掉了山海关这个钉子,清军就能沿着辽西走廊这条捷径收支中原。并且也没了后顾之忧,便能够尽力以赴篡夺中原地盘了。

“另有呢!”耿仲明喜气洋洋地说,“天津卫被闯逆的大将李过、李岩攻破了!崇祯和太子乘船流亡的途中又被闯逆的女将红娘子四周,座船起火淹没......大明亡了!”

“天佑大清啊!呵呵......”多尔衮蜡黄的面孔上也可贵浮出了红润,一张大嘴笑得都合不拢了,“快,快宣范文程、洪承畴。”

不过李自成挺能忽悠,不过十万人愣是被他吹成了百万之众,还真吓倒了很多明军。

多尔衮长出口气,双手合十道:“佛祖保佑!”

以是出兵后的几日内,多尔衮一向心神不宁。恐怕吴三桂忏悔,更怕李自成在北京按兵不动。

后代的史学家都喜好将李自成在北京拖延光阴,没有及时攻打吴三桂当作一大失策。不过此时的多尔衮却因为迟迟得不到李自成东征的动静而提心吊胆。

身为十万清国雄师的统帅,摄政王多尔衮因为身材并不大好,地点行军途中很少骑马,大部分时候都是乘坐四人抬的黄色便轿而行的,便轿前边另有一柄黄伞。别的,他还让报酬本身预备了一顶十六人抬的黄色大轿,分红多捆,由骆驼驮运。另有一座称为帐殿的大毡帐,也由骆驼驮运。这些黄色的器具,都是从皇家库房中取出,本来皇太极用过的旧物。

也就是说,李自成也不是没有一点胜算的——只要吴三桂不引清兵入关,李自成也不打山海关而是在北都城下和清军交兵。那么胜负就在五五之间了。

“闯逆出征了!目标是山海关!”

对于这个在东北地区蛮横发展了数十年的少数民族王朝而言,可否进入中原,成为争夺天下之鼎的有力合作者,就在此一举了!

......

范文程和洪承畴很快就被宣来了,在得知了耿仲明带来的动静后,这两人的神采也挺好玩,范文程是满脸笑容,喜气洋洋。洪承畴是一脸哭腔,如丧考妣。

但是打完李自成和吴三桂后,大清的八旗兵还能剩下多少?

清国雄师分开盛京的第五天,即四月十七日上午。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地点的正白旗大队已经到了辽河岸边。等度过辽河以后,他就要决定是往辽西走廊而是往燕山北麓而去了。

而这一次李自成固然只带了六万人出征,但是还是少不了用力儿猛吹。六万人吹成了二十万,并且山海关上的那帮人还都信赖了——山海关那么坚毅,并且守军也很多,又是关宁精锐。李自成要没二十万人也不敢啊,除非他当天子当混了头!

别的,李自成万一出乎洪承畴的预感,在野战失利后退守北京。多尔衮可就要抓瞎了。一头是北京坚城,一头是山海雄关。十万清军如果要强攻篡夺这两处要塞,只怕被耗损的连渣都不剩几个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