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外祖考校[第2页/共2页]
闲话不说,言归正传,萧楠进入林秀才的书房以后,不待林秀才崔促,便主动坐到林秀才的书桌前,握笔挥毫,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就写下一首陶渊明的《归居故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分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不足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天然。
他刚到青孚镇时本地人还觉得这是那里的贵公子跑到这里来闲居或者避祸,镇上的人固然对其猎奇,却无多少人敢与他来往,待光阴渐久,大师渐渐弄清后林秀才本是关中大族后辈,十六岁就中了秀才,中了秀才以后就出门游学,没两年家中父母过世。
可不知为何,他仿佛压根没有这类筹算,他到青孚镇后,再未曾插手过任何测验,倒是因才调出众受镇上私塾聘请,进了私塾当了名讲学先生,二十三岁那年,娶了私塾中另一名先生家的闺女,也就是萧楠的外婆王氏,时价本日,他来到青孚镇已整整四十年。
“大娘,数月不见,你书法进益颇深啊!”林秀才拿起萧楠写的这首诗,双眸光芒大盛,他的目光足足在纸上逗留了三四分钟之久,这才转到萧楠身上,看着萧楠的目光充满了惊奇,像是头次真正熟谙自家这个外甥女普通。
“如何,数月不见,莫非你外祖我已老得让你陌生了?”林秀才目睹萧楠这般直勾勾的盯着本身,嘴巴上那一把划一的斑白美须不由微微翘了几翘,伸手在萧楠脑门上悄悄敲了一记,现年已六十有一的林秀才身材健朗,精力也不错,并未被数月前家中的那场变故给打击倒。
王禹偁可不是青孚镇人,他乃至不是嵩县或者洛阳人,王秀才本年六十有一,而王禹偁却只要五十二,脾气朴重得有些倔强又才调横溢的王禹偁会因王秀才一封信而来青孚镇出任一所小小镇官学的学正,这绝非浅显友情能够办到,想到出神之处,萧楠看着林秀才的目光不自发有了几分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