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崎路行》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028-东方奇闻-1[第2页/共5页]

丘胤明点点头道:“先生晓得,我的教员是位道长,因我心血来潮草就一篇‘出世论’的文章,将我打法走了。”

走进南都城高大的城门,恰是正中午分,城中热烈不凡。不过五十多年前,这里还是大明的京都,城中气象,不比别处。大街中店面豪华,装潢精美,市民奔波其间,穿着光鲜者满目皆是,吃喝玩耍,应有尽有。最惹人谛视标另有永乐帝时费巨资修成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明一惊道:“恰是!莫非仁兄便是林东方的表兄?”

坐在劈面的一名大腹便便的举人点头道:“严世兄所言在理,但仍有一点不敷之处。”

祁慕田欲往北方去,两人便在南京道别。临别时,祁慕田站在划子上,对岸上的丘胤明道:“两三年后我或许还来中原,到时便会先去都城,你如有机遇到都城去,我们或许能再见面。”丘胤明道:“多谢先生厚爱,后会有期。”船分开岸边,丘胤明向祁慕田挥挥手,回身登上船埠的台阶,祁慕田含笑立于船头,目送他远去。

从庐山下来至九江,照着祁慕田的建议,三人雇了一只船逆流而下。沿途水道蜿蜒,自徽州境内横穿而过。据祁慕田所言,徽州乃是一处商贾辈出的充足宝地。但是,长江两岸的沙洲之上,低矮的民居多为尼瓦小屋,江上渔人也是粗布衣衫,早出晚归,看上去极其艰苦。船每到一处江边大镇,三人便弃舟登岸,逗留数日。徽州山明水秀,名不虚传,可每天见得最多的老是贫苦的老百姓,委宛凄苦的民歌,环抱在乡间巷子中一座座贞节牌坊之间。世世代代如许走过来,又要世世代代地如许走下去,给人莫名的压抑。祁慕田看出了丘胤明的心机,便不再提出踏访乡间,因而半路折往九华山,又在黄山七十二峰间周游了数日,方又在铜陵上船,缓缓行至南京。这一起竟行了一个多月,船到南京时已将入腊月。

“仁兄留步。”

丘胤明点头笑道:“先生讲笑呢。”

在船上时,就远远瞥见了这座庞大的宝塔。九层八面,稀有十丈高。塔身内部均用白瓷贴面,拱门上琉璃门券。门框上饰有五色琉璃砖拼成的狮子,白象,飞羊。刹顶上镶着巨大的宝石金顶。角檐下风铃清脆作响,声传数里。塔中有长明灯,自宣德三年完工后便燃至本日。远了望去一片金碧光辉,令人目炫。

一旁的老举人手捻髯毛道:“余贤弟临时放心平气,万事都应依其究竟而论之。诸位皆年青有为之人,是招考取功名。但是像我这年纪,已偶然为官。每日吟诗作画,品茶赏花,安享天年足矣。少思而静养方是长生之道。来岁我定是不去都城赶考的。”

中间身着天蓝紵丝缎直缀的俊雅青年举人道:“罗兄有何高见?”

两人在庐山小住了一些光阴,时而闲论一些文章时势,时而丘胤明也讲到一些本身的过往,言语投机,订交渐深。

天亮不久,仍有阵阵凉意,露气沾衣,船埠上只要零零散散的一些小买卖人。丘胤明到船埠时,只见祁慕田双手背在身后,面向水中看水鸟玩耍。因而他轻步上前,道:“先生,让你久等了。”祁慕田回过身笑道:“你我之间不必客气,我是个爱闲散的人,你也不必拘礼了。”丘胤明道:“像先生这般安逸的人,恐怕未几。”“我也算不上是个闲人,”祁慕田道,“奔波了大半生,才得有此余暇,而你这么年青,恰是有所作为的时候,不像我这年过半百的人。”丘胤明道:“晚生实在忸捏,至今尚无正业。”祁慕田平望湖面道:“公子不必多虑,以我多年游历观之,中原虽是地大物博,却物不尽其用,布衣不得安养其身,像你如许的年青人,可做的事很多啊。”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