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崎路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020-何以入世-2[第1页/共4页]

“过年?做到来岁也还不出五十两银子。你还是归去奉告他,有种的返来连本带利地赢了归去,不然,别怪我们店主不客气。”说罢,伸手从炭火上拿起一串烤鱼,自言自语道:“真香啊!好久没吃到如许的货啦。”转头对两名侍从说:“来,全拿了去。”两人一点头,上前将烤好的鱼串一下子全拿了,又搬起一边未上炉的生鱼。男孩恳求道:“王掌柜,这些生的就别拿了。我这买卖还没做呢。”

“他,他不在家。我,我娘病了,我哥船埠上做工去了。”

丘胤明见这茶半黄半红,拿起喝了一口,淡而涩口,便放在一边,卸下包裹随便打量着这个约莫没甚么人帮衬的小店。石灰墙壁上斑班驳驳,墙灰掉下太多的处所就用草纸糊上了,墙角四周是烟熏火燎与漏水的陈迹。门边的一张小供桌上摆着一个擦得发亮的关公铜像。他感觉很希奇,闽南人不兴供奉关公,莫非老翁起初还是自远方而来?

陆地越来越近,不出一个时候,这支船融入了穿行于江口的无数大划子只中。暮色里,船进入泊位,闻声铁锚入水时的沉重响声,丘胤明俄然认识到,面前是一个全新的天下。

城中华灯初上。循分的老百姓多数已经回家,但各色人等仍旧把个大街撑得熙熙攘攘。路边成行的鱼估客连续清算买卖,取而代之的是三三两两帆布棚下的小灶烹调,看去都不乏鱼虾蟹贝。卖糖果,甜粥,云吞的小板车缓缓盘桓其间。连说带唱的叫卖声在暖融融的灯火中唤醒了福州城的夜晚。丘胤明不由得记起小时候的泉州,差未几也是如许的风景。时隔多年,如许的夜色竟有些令人陌生。

第二天船到海口都。船埠上问了一下,正巧一支货船走福州。托福于万里晴空,两天的路程和海面一样安静,远远瞥见闽江口的沙洲。

八字胡斜眼道:“去你妈的买卖,要求去求我们郭老爷。再罗嗦砸了你的炉子。瞥见东门卖豆腐的了局了吗?我们走。”三人大模大样地晃去。这时方才有人过来,仿佛在劝说低头沮丧的男孩。不一会儿,人也都散光。男孩子灰头土脸地清算炉子走了。

劈面正墙上一副一人来高的财神像,顶上悬着两只灯笼,各书一个红色烫金大大的”发”字,屋顶上挂下二十多盏八角大灯,烟烛味中夹着发酸的汗臭。厅中心一张大桌,围得如同蜂窝普通。四周另有十张八仙桌,每张桌旁围观的人多少不一,堂官拎着茶壶不断地为口干舌燥的赌客杯中添凉水,跑进跑出,口中直叫“来了――”。门口陆连续续有人出入,穿着粗糙讲求的都能见到。五六个打手在厅里晃来晃去。一条楼梯通向二楼,楼梯边的长台前面掌柜的跷起二郎腿,忙着收钱给筹马。丘胤明一看,此人不就是两撇胡子王掌柜甚么的,不免朝他多看两眼。

只见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从一间茶馆的大门里被人一推而出,抬头跌到地上,一时里爬不起来,扶着帽子嘟嘟囔囊不知说点甚么。两个短装打扮打手模样的走出来,此中一个走上去揣了墨客一脚,吼道:“下次看清了招牌,我们这里不赊账!这回饶了你,快滚!”墨客点头唱喏,连滚带爬地遛了去。打手啐了一口,招手和另一个一起出来了。路人看也不看,仿佛对此司空见惯。

即将动身,有为长舒一口气道:“胤明,就此别过了。中原如此之大,将来我找你恐怕如同大海捞针。”

“你哥呢?”两撇胡子问。

老翁叹了口气,道:“他养者一大帮打手,常日无所不为,府台老爷竟全当不知。明天东门豆腐摊还给他们砸了。传闻仿佛是郭老爷看上了卖豆腐老太婆的孙女儿。这世道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老翁直点头,“客长,去杭州还远呐。路上谨慎。”“不打紧。”丘胤明从怀里取出一小块碎银与老头儿道:“这些你先拿着吧。”“哎,太多了。我去找你些铜钱来。”老翁欲起家,却被丘胤明一把按住道:“不消了,不消了。”老头儿被他按着转动不得,因而只好作罢。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