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页/共2页]
赵大娘一幅理所当然的神采:“你看看家里都成了甚么样了,你弟弟又不能下地干活,这些日子都是我跟你爹在地里干活。”
“别跟我瞎掰掰,我晓得你婆婆的,最是重男轻女,你们家也就你生了两个儿子,那老迈媳妇和老三媳妇生的可都是闺女呢,你给老陈家立下这么大的功绩,你家阿谁老婆子能不喜好你吗,你听妈的就去找你婆婆要,她要不肯给,你就跟她说要带着儿子们回娘家住,她就算不心疼你,也得心疼心疼她的孙子吧。”
陈家当年娶赵菊也是没体例,陈二哥本来就有些憨憨的,在本村找不到工具,才勉为其难的去外村找,这一找就找到了很会生女人的老赵家。
再说了,她肖敏生了孩子吃那么好的东西,她都没有吃到,补助她两斤油是没啥的吧。
看着亲家喝汤你们用饭,这也太不要脸了。
肖家就住在隔壁村的小河村,因为之前肖家穷,到肖敏的哥哥肖军这一辈才开端做一些投机倒把的买卖,家道才逐步好些,但是在人陈二嫂的认知里,肖家还是当年穷的响叮当的阿谁模样。
但在旁人眼里,不务农,整天游手好闲的肖家必定也是穷的,起码陈二嫂感觉肖家还不如她老陈家呢。
但是谁没个困难的时候啊,娘家都成如许了,给她吃鸡肉她也感觉不香。
这但是了不得得比例了,一半是甚么观点,意味着本身都糊不饱肚子,现在要把内里再兑一倍的水,普通有家底的家庭都受不了,恰好老赵家是没家底的。
再说陈二嫂的娘家老赵家现在环境是真的不好,老赵家特别擅长生闺女,生了五个闺女今后才生了那么一个儿子,宝贝的不得了,老赵家那边受灾更严峻,粮食起码要发少了一半。
这个时候老赵家还晓得了陈家老三遭到县内里嘉奖的事情,得了整整五十斤的大米啊,五十斤大米,如何着都要分给亲家一点吧。
陈老太最后还来了个灵魂总结:“特别是赵菊,你得给我盯死了,说啥都不能让她往外拿粮,老赵家阿谁娘家你是晓得的。”
三个月大的乖宝身上穿戴陈大嫂打的嫩黄色毛衣,这个色彩衬得她水嫩嫩的,大眼睛看人的时候那模样更加机警。
“哎哟,你不是不晓得你弟弟那但是干大事情的,如何能够去地里干活呢,他现在在家读书呢,我跟你说不是我吹牛,万一哪天城里来招工,或者保送工农兵大门生,你弟弟但是头一份,你家里阿谁大姑子不就是那样出去的吗?”
为了这些大米,赵菊的娘亲身上门找闺女,陈二嫂也是难堪。
大家都说要不是赵老头会生闺女,家里早就要饿死人了。
陈二嫂道:“现在队里这么多事你干吗不让他出去干活啊,这么大日头你跟爹晒坏了如何得了。”
如果肖大舅也要借粮食,这事就好办了,她便能够跟肖敏一起去找老太太。
不但没家底,另有一个在家不干活的赵大舅。
这话可不是酸的,娶个儿媳妇要多少本钱,那要给娘家八十八的彩礼,还要拎着鸡上门,有些女方家里刁钻一点的,要一百斤细粮的也有,老赵家生了五个闺女,就要了五百斤细粮外加五个八十八元,五只至公鸡,比及嫁女人的时候表示――啥也没有。
陈大嫂当然晓得,老赵家嘛,威名远扬,看啥都眼馋,几个闺女嫁到别人家就跟间谍似的,没少偷偷往家抬东西。
靠着嫁闺女换来的这些家底,老赵家又撑了几年,没钱好办,嫁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