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反诗[第2页/共3页]
张公公咨询了安天仁之意,遂将那些字窜成一线,朗声道:“灭、朝、反、桓。”
安天仁瞪大了眼,顺着傅于世的话问道:“那那边的风,方是西风。”
声音一落,有如惊雷劈到百官头顶,百官皆惊,齐声抽气。连安天仁都惊得一屁股坐歪,差些从龙椅上滑下来。
王恩益单手一撩鬓发,一张看相人都说薄情寡义的双唇微微抿起,不发一言,勾唇看向吴其康,静待着他的下文。
王恩益嘴角挑起一抹笑意,带着赞成看向安天仁,不期然间递上了一眼秋波,将安天仁勾得心头乱颤,转眼便将方才下的死令给忘到了北。
“西风相送烛光灭,”傅于世将这话一字一顿地顺道,“为何西风一送,烛火将灭。烛光灭常意寓风烛残年,西平王恰是幼年有为之时,那这烛光灭意寓何人?”
拿下?拿下何人?
吴其康被安天仁突但是来的肝火弄得不明就里,抿唇将牙一咬,噗地跪倒下地,咬牙切齿地问道:“皇上赎罪,不知微臣所犯何事。”
傅于世垂首,始终进退有度:“这微臣便不知了。只是当年曾去过一次南州,大略晓得了那处的地理风采。但微臣大胆猜想,也许这西风所指的并非真正的西风,而是人,而此人也许同‘西’字大有干系——”一个“系”字被他吊其拖了一个长音,深有实足的思疑味道,世人唰地将目光安排了吴其康上,目带核阅。
王恩益目中精光微闪,一手抚上鬓发,另一拢在袖中的手,悄无声气地做了一个斩头的行动。
“皇上,此乃季崇德谋反罪证,当日众犯人也已证明了季崇德主使暴动之事,可惜微臣在逃解季崇德的过程中,受别人追杀,季崇德亦被别人救走,微臣恐季崇德的谋逆之心因被微臣发明,背水一战率众前来都城,遂马不断蹄地赶来都城,给皇上您报信。“说罢,还将季崇德如何罪过,如何害人之事,往夸大处说,声色并茂,让世人身临其境,仿若真真看到季崇德狰狞着脸,抄动手中大刀振臂一呼,带领众犯人烧杀打劫的一幕。
安天仁接到王恩益的表示,遂抵唇咳了一声,唤吴其康将季崇德之事道明。
张公公放缓速率念颂之时,安天仁的目光扫到王恩益上,给王恩益使了数个眼色,盖因他听不出这首诗中的谋逆之意,但若公开问吴其康,未免显得本身过分痴顽。
恰在安天仁被勾魂摄魄时,一人沉然出列,冷着脸拱手禀道:“臣有话要说。”
若说这傅爱卿究竟何人,朝廷内无人不知。他乃当朝皇后的表亲,为人朴重不平,手里端着很多的干系在,常日里虽未对天子恭维阿谀,但他却深得天子正视。盖因他为人油滑,晓得若那边世能拿道好处,上不获咎,下不惹怒,在百官中口碑极好,拥戴者很多。为人也甚是公允,如有不能定夺之事,定会寻别人相商。此人官拜御史中丞,权势不及御史大夫,却往内里说,御史大夫都得听他的话。而他姓傅,名于世,字长焉。
倏尔,一道灵光打入脑海,安天仁指着台上的笔墨,“这这这……”的叫喊不断,双手于纸片中乱摸,从中摸出了四个大字,平摊放好,当这四个字连成一块,顺成一完整的意义时,安天仁的脸上已骤起了滔天浪涌,目光锋利有如萃了剧毒,射向台下的吴其康。他扯过张公公手里的原诗,高低研读一遍,怒从心生,取笔纸上圈出了几个字,接着狠狠地将纸张一掷下地,方才的软弱之态荡然无存:“吴其康,你另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