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完结章[第2页/共3页]
周氏一翻白眼,“你少来,为了你这不费心的,老娘都筹办豁出去告御状!得亏儿媳妇劝住了。”
李诫一眼就看到她的新簪子,眼睛笑得弯弯的,“我的瑀儿真都雅。”
李诫揽过她,“害你担忧了。”
“如果当初没碰到你,我会是如何,或许早化为一具枯骨。如果没有嫁给你……”赵瑀悄悄啄了下他的唇,“青灯古佛,描述干枯,活死人罢了。”
赵瑀斜睨她一眼,“你不肯定我的定情物,我却晓得你的定情物——是一杆鸟铳!”
“鱼……啊,”李诫笑笑,将她打横抱起来,“我的确很饿很饿,迫不及待想吃‘瑀’。”
就她阿谁脾气,只怕晚到一会儿,都要抱怨几句,“姐姐做了国公夫人,就瞧不起人了。”
日影里,一个温婉的女子坐在窗边,周身都覆盖在光晕中,微低着头,嘴角啜着浅浅的笑。
周氏豪气实足,批示着乔兰等人一筐筐的往院子里撒铜板,大声道:“再拿银子换铜钱去,往街面上撒,今儿不管是谁,只要从我李家门前过,十足有赏!”
此中既有朝臣,也有宗亲,另有很驰名誉的世家。
她忙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抛在脑后,接上赵玫,高欢畅兴去了银楼。
赵瑀很对劲,立时戴上了。
两任天子都对他信赖有加,说来也怪,他弹劾谁,一弹一个准儿!前有温首辅,后有世家大族……想想都可骇。
李诫顺手把他扛在肩膀上,掐掐他的小胖屁股,“想爹爹没?”
仿佛是怕惊扰了她,李诫放轻脚步,悄悄走进屋子。
阳光下,地上的两小我影,逐步贴在一起。
病恹恹的温老头一听这旨意,不等抄家的官兵把他从炕上拖下来,直接一蹬腿咽了气。
皇上似是要表白清丈地盘的决计,抄家问斩的旨意下发以后,不到半个月,就赏了李诫镇国公的爵位。
世袭罔替,可谓风景无极。
赵瑀当时笑话他,“新君刚继位,连皇子都没有,你少杞人忧天了。”
周氏从他肩膀上接过孙子,一把揪过他,狠狠拍了几巴掌,又是笑,又是抹眼泪,“臭小子,可吓死老娘了!我还觉得你此次凶多吉少,都筹算卖了府宅,送儿媳妇孙子回故乡了。”
但他下了一道让温钧竹比死还难受的旨意:自温钧竹起,温家五代子孙,不得科考,不得为官为吏。
赵玫就问姐姐,“你打个甚么模样的簪子?”
此时阳光恰好,透过窗子斜下来,满室辉光。
李诫站在门口笑道:“光撒钱不可,还得说点吉利话,嗯……景顺乱世,天下承平,娘,你叫人去外头喊去吧。”
六月赵玫出门子,眼看另有半个月,赵玫不对劲王氏筹办的头面,两人便约好了一起去银楼打金饰。
他飞身摘下一朵梧桐花,口中咬着,靠近赵瑀的唇,笑嘻嘻的,“送你一枝花,要吗?”
恰是三月尾,国孝已过。
李实笑得差点从他肩膀上滚下来。
赵瑀在众位太太眼中也愈发不成冲犯,别说一干命妇,哪怕皇后见了赵瑀,也是和颜悦色,从未有过一句重话。
十天后,发簪做好了,通体紫玉砥砺而成,晶莹津润,那梧桐花鲜灵得就跟刚摘下来一样。
巷子口,李实和阿远早早候着了,瞥见他来,齐齐喝彩一声。
过了腐败节,李诫奏折指出的罪名,陆连续续都被查实。
李诫向来都是说到做到的主儿,翌日上朝,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本奏折,规戒弊端,细数各种祸国殃民的罪过,锋芒直指权贵世家。
回到家,李诫正在院子里玩弄秋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