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蚍蜉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64红册(四)[第1页/共4页]

薛抄斥道:“咱现在自顾不暇,你还是收收善心吧!”

满宁听着外头的偌大动静,问道:“老邓,闯军进城了?”啧啧两声,“不到一日就到手,这洛阳城墙可不是纸糊的?”

邓龙野提示道:“你两个也谨慎点,我看这四周都是大乱,人走屋空,已经没了次序。”他点到为止,但赵、薛二民气知肚明。一穷二白的人,为了活命甚么事都做的出来,特别是那些已经打心底里绝望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品德束缚的。有次序时,靠着强权,尚能弹压住他们,可一旦落空了压抑,这些人就会与出笼的野兽无异。

“他奶奶的,得亏快了一步。”不远处,满宁翻进院子后立在墙根下,接过墙那边的人推来的麻袋,嘴里喘着气骂骂咧咧。

邓龙野摇着头道:“现在不是揪这些的时候,如何,只搬来一个?”

邓龙野道:“传闻闯军用了投顺官军的火炮轰门。”

也因为红册的契机,石、张冰释前嫌、化敌为友,刹时成了相互搀扶的“战友”。若非人事变更庞大困难,他俩乃至都想申请调到外宣内扬使司,专注鼓吹。

石濛与张光翠均是兵马都统院兵马佥事,在赵营中的职位都不低,有他们为榜样,赵营高低对《当世恒言》的正视无疑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两人即便是通过丑事博得了赵当世的存眷,仍然不遗余力抓住机遇表示,拿到红册的三今后,就将统统内容背诵的滚瓜烂熟,再给其他军将兵士们检验时,自是援引册上的语句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听众见他们侃侃而谈,对红册更多几分等候。

【徐珲】万历三十一年(1603)生;崇祯十四年(1641)39岁

小雪冷风洛阳城。

两线虽并进,但在纤细处,还是豫事为先、川事为稍后。这两处,赵当世都已经部下了机宜。虽身在楚北,但赵当世心中之波澜,与身在火线并无二致。

【杨招凤】万历四十三年(1615)生;崇祯十四年(1641)27岁

麻袋齐人长,沉甸甸的,邓龙野走畴昔帮着将麻袋拖到院里,这时候,又有一人轻巧地翻墙而入,看着空中上那麻袋,拍鼓掌道:“齐活了。”

为了让这部《当世恒言》更有视觉打击力与警诫性,赵当世要求封皮染朱红为底色,并将册页裁成巴掌大小便于随身照顾如同小册,以是又可称之为“红册”。

【赵元劫】崇祯二年(1629)生;崇祯十四年(1641)13岁

后续塘报又至,因左良玉作壁上观,猛如虎、刘士杰等明军主力与西营血战,猛如虎的儿子都战死疆场,官军倒霉。由此赵当世判定,杨嗣昌已经落空了扼住西、曹二营归路的机遇。

邓龙野沉吟半晌道:“也罢,一个就一个,充足了。”又道,“运气说好不好,才完事闯军就出去了,我们可得快点脱身,不然给乱兵撵上,就白忙活一场了。”转向薛抄,“老薛,策应的人已经联络好了?”

治军必须治脑,古往今来,果断的军队都有着果断的信心,笼统化的信心在实际中会以军纪或者标语等情势表示。就如当前的飞速扩大的闯军,也在儒生牛金星的建议下编出了一溜儿的儿歌、标语,既鼓励百姓归附、也可果断兵士的作战意志。

——————————————————————

这统统,既在赵当世的意猜中,也有些出乎料想。意猜中的是,张献忠素擅奔袭,是展转行军的一流妙手,川中地形庞大,各部明军又不能很好同一作战,拉扯几下呈现缝隙让西、曹二营脱身而出是迟早的事。出乎料想的是,杨嗣昌亲身坐镇火线,批示川、陕、楚等省官军,剿寇的局面却比征象中更尴尬,原觉得张献忠起码要到仲春才气搏出出川的机遇,没想到一月未结,就已经游刃不足。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