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斗鸡(四)[第2页/共3页]
“寺里常日布施费事百姓,了无余财,寺僧们都是自耕几亩薄田聊以糊口,哪来的千两银子。”普宁天喜越说越气,呼吸短促起来,“就算有,也不会投给那些贪得无厌的饿狼!”
永惠眼角微湿,涩声道:“赵施主古道热肠,小僧感激涕零。只要帮得少林寺渡这一劫,小僧此生每日愿在佛前为施主念诵经文、祈愿祝贺。”续道,“若需寺里帮忙,但讲无妨,小僧必然尽力支撑。”
“敢就西席太那朋友贵姓大名?”
连芷急撇开手,顺带偷瞄了随后出来的永惠与普宁天喜两眼,肯定他们没有瞧见方才舒口气道:“差些出错,是奴奴不该、是奴奴不该!”
永惠自有庙会要主持,移不开身,向赵当世告饶一声自先去了。普宁天喜走近赵当世面前,说道:“赵施主,另有人在庵中等待,还请赏光。”
到了殿外,赵当世附耳与邓龙野说几句,邓龙野一脸铁肃当即拜别。连芷看了邓龙野,又觉着永惠与普宁天喜两人的神采都欠都雅,心中担忧,故而大着胆量,上前拉住赵当世的手问道:“爹爹但是赶上费事事了?”
永惠嘴角一抽:“寒灰慧喜师兄亦不止一次向官府救济,但每封手札无不是石沉大海,就派去衙门恳求的寺僧,也多吃闭门羹,无功而返。”
永惠见赵当世沉默不语,还道贰心有退意,孔殷起来,上千握住他手道:“赵总兵仁义之名小僧多有听闻,本日我二寺之运气除了你,别无他托。”
“一千两?”赵当世暗自苦笑。许州是左良玉的老巢,驻扎在那边的都是左良玉麾下将领,实可称楚豫间最大的兵痞,灵山寺不脱层皮不成能鞭策的了他们。但这张口就要白银千两,确切轻浮傲慢,有失尊敬。
永惠一惊道:“施主去那里?”
赵当世又道:“只这十五日还是到处顺利方可得。赵某职在镇守襄阳,没有督师衙门的公文,三百人以上军队寸步难移。若公文审批慢了或批不下来,这事怕是要黄。”
普宁天喜微嗔道:“许州官兵雄踞,可爱只知袖手旁观,永惠师兄几日前曾去搬过救兵,那些军头却巧立项目,说甚么剿寇需得剿寇费,没有剿寇费,统统休提。师兄忍气吞声,扣问那剿寇费价位,那些军头竟然坐地起价,径索一千两银子。”
赵当世道一声“好”,续对永惠道:“方丈,我要帮手,需提兵入豫。来去再加办理兵马再赶赴登封,约莫要费上十五日风景。”
这一次连芷再想摆脱,却给赵当世刻薄的大手紧紧攥着,尽力数次无果。赵当世怕她哭了,笑了笑,松开了手。
赵当世沉吟道:“这么说,赵某归去提兵,是如何也来不及了。”
永惠蹙眉道:“小僧但想就算光阴凑的好,只恐为李境遇得知激变提早发难,还是一样成果。”
“不知施主可曾传闻过李境遇?“
赵当世回礼,连同普宁天喜,三人就站在菩萨像前扳谈。
“登封少林寺。”
赵当世决然道:“方丈不必如此。”又道,“赵某内心七七八八已有大抵,明日就出发。”
赵当世笑道:“方丈宽解,赵某若无掌控不会自讨苦吃。此事并非关乎赵某一人,而关乎两寺安危,赵某做事都会三思而行。”
“我与寒灰慧喜师兄虽非同宗,但亦有同教之谊,不能不睬。且唇亡齿寒,自古之理。李境遇纵横豫省,本日能犯少林,明日说不定就来挑逗我灵山寺。小僧负担一寺之兴亡重担,不能不早做筹办。”永惠低头合十而言,眼皮下塌,观之几如入定,“可惜我灵山寺向无蓄兵传统,刮地三尺,堪堪也只能凑出数十能战者。谅此点人,如何遮拦得住数以万计的土寇,只怕杯水车薪,徒然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