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神不应有恨》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章 十室仓空王攘夷[第1页/共2页]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是《孟子》的说法,花雪提及来顺口,陈洪谧听得也佩服。这段汗青,文籍记录的并不清楚,但团体头绪还真的和花雪说的对的上,陈洪谧思来想去,只能叹服。

花雪又道:“当是时,北方的鬼方、羌方、土方忍耐不了逐年减轻的灾情,南下犯境,因而成绩了妇好的威名。正如汉末南下的鲜卑,五代时南下的契丹,乃至现在的建虏。”

仔细心细思虑了一遍花雪的通篇说辞,陈洪谧不得不信赖,大明现在的天灾,便是花雪所言的,七百年一次的天灾。只是花雪说来讲去,另有一个题目要处理:“你说这天灾七百年一次,也算是有理有据。但是这天灾到底一次持续多少年呢?”

“五年是从来岁算起,而一甲子是总的时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气温降落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此次气温骤降,据门生从资猜中所见,是从五十二年前万历十三年开端发作的。大人能够去问问某些记性好的父老,万历十三年开端,气候窜改愈发频繁,明显窜改是变冷。从万历二十八年开端,全部天下就处于灾害频发期了。如果从万历十三年算,灾害频发期另有八年,如果从万历二十八年开端,恐怕另有二十三年。颠末我的测算是前者,但也不得不为后者做筹办,特别是即便灾害减缓,气候也仍然会持续保持酷寒。当然,即便灾害频发期,也不是每时每地都有天灾的,这五年的刻日是通过近年的实际气候环境推断的。比如本年,固然是灾害频发期内,但是起码姑苏四周,并无明显旱情,只能说是闰年。而其他各地或有灾情,但也各自范围在一两省以内。”

陈洪谧完整服了,这孩子确切是不输于项橐的天赋。天文汗青有研讨也就罢了,连战役之道,都说得头头是道,这就不是普通天赋了。

想了想,陈洪谧咬牙道:“这个你也说没有详细灾情记录,恐怕难以作为根据。另有吗?”

陈洪谧对此并不是很佩服,但花雪拿孔子挨饿的事情说事,他作为儒家门徒,还真不好辩驳。总不能说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因为孔子才气题目吧?这不是欺师灭祖吗?并且也分歧适实际,孔子都才气不敷的话,其别人有几个另有才气可言?

花雪解释道:“确切没有记录,但不能申明任何题目。春秋年间,战役的主力是战车,秦晋虽非周天子,但皆是万乘大国。武王伐纣之时,才不过战车百乘。对比之下就晓得,阿谁时候即便有外族南下,对于秦晋而言,没有战车的外族完整没有战役力可言,不值一提。倒是燕国、郑国等,在孔子出世百多年前,有山戎南侵的记录,并且被打得很惨,燕国乃至是以被迫迁都。但是山戎不幸招惹了齐国,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标语,大人想必熟知,山戎的了局,也不消门生赘述。”

这个题目实在很难堪。明末的天灾实际上是一向持续到清初的,并不是申明朝一亡,崇祯一死,天灾就停了。并且即便天灾停了以后,气候也保持酷寒了很长一段时候。但是持续的酷寒而非几次无常的气候,使得天灾趋于陡峭,而非明末之时的突然发作。天灾最让人措手不及的就是明亡之前的五年。如许反而给人一种“天灾与大明同在”的误导。

花雪也晓得这个不敷为凭,因为他的资猜中记录,这一次灾情并不在这个时候,而是在殷商末年。但这个时候与厥后的七百年一次的规律对不上,以是花雪只好本身数七百年,硬套上灾情模板。幸亏再往前推七百年,确切是有非常较着的灾情迹象,并且也有别的的记录称,当时候确切也是小冰河期。不过这不是两个天下记录的差别,而是因为时候长远,记录并不清楚导致的,两个天下都存在的学术争辩。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