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暗室[第1页/共4页]
九哥沉默。
朱震见九哥如此,未干脆说得直白些儿,上前一步道:“天下多事,不过天灾,臣请官家谨慎*!话儿里既带出南北之分,便不是平凡人能作得出来夭!若端的是小民气头生出来,必是穿凿附会,说甚个星宿转世等语,毫不致说到南北之分上来。自先帝朝起,南边渐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家不足财者例读书测验,得中进士入朝为官者渐多。北人以朝廷原多北人,今南人骤入,是夺其繁华,常有鄙薄之语。”
九哥道:“卿但说无妨。”
皇太后绷着脸儿道:“你与原侯未出九族,你亲去与陈熙说,即便不成,他也不敢告密你!”
陈奇因问:“则何人可继位君?”
朱震道:“他们另有脸难过?公未曾读《颜氏家训》么?‘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乘舆,入则搀扶,城郭以内,无乘马者’至于侯景之乱,则‘肤脆骨柔,不堪行走,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匆促者,常常而然’。现在北人,恰是如此!不思催促后辈长进,却好想叫旁人不长进,免得显着他无能!”
反将监正吓出一身汗来。陈奇道:“慈明殿娘娘那边有我,朱清等处,你去说。”
――――――――――――――――――――――――――――――――
这事理也是明白,收了租子也要变卖,与豪强之家买南边刺绣、外洋珍奇、西域香料,建华屋精舍、寻甘旨珍羞。余粮自是有,却不敷扶养这很多人。所谓“人多好干活,人少好用饭”。
虽是北人因多读书为官,心颇自大,虽也命仆人门客等打着自家灯号经商,口上却鄙薄言利。朝廷议修商路之事,便有些人遮讳饰掩,暗中使亲信好争修路、争收过盘费差使,口上却“请官家重农,毋以商报酬本”。
监正便说:“太皇太后行姑息木,皇太后才是宫中长辈。若官家失德,不得上天之意,须另立君,中间出息便来了!”
李长泽诸人见九哥回了精力,却才又说:“本朝家法,乃是不由人言,不令人因言开罪。虽不由人言,却并非放纵诽谤官家、诽谤朝廷!请暗访,诛其首恶。”九哥乃允,道:“诸公慎之。”李长泽等应喏。
陈奇晓得她说娘娘乃是太皇太后,便笑道:“那监正算了,娘娘行姑息木。待太皇太后弃世,诸勋贵、朝臣、命妇皆要入内哭灵,当时候人又多,恰好起事。”
陈奇恍然,以手加额,道:“如此,甚好!”
朱震所言南北之争只是一其,另一启事倒是自九哥即位以来,凡有政,多是起自南边。不管开商埠、抑或修商路,乃至于广种稻种,各种得益之事,利归南边,而北方并未曾尝着甚长处儿。止有北地边城,因九哥即位以来与胡人战和,逐胡人往北,得了些许安宁,才说这官家比先帝圣明。
监正轻视笑道:“他们老子已失了天意,何况他们?且现在北人不满这帝后多得是哩,官家重南人,多少功德都着南人?那娘娘是个南蛮子。北人如何肯服?禁军当中,究竟是南人多,还是北人多?届时,只消皇太后出面,有大义名份,事无不成。”
丁玮上前一步道:“官家,此中有内幕,请容臣细禀。”
因有这后果,陈奇才趁机往慈明殿里游说皇太后。皇太后眼下与那等光棍儿情意也差不很多,无儿无女,娘家又式微,好似个输红眼了赌徒,听着陈奇如此说,便道:“只恐娘娘不依。”
陈奇道:“有何不敢?”
九哥便于南边试行,一因商埠多南边,南边多山少田、贩子颇多,二也是因朝廷有人持贰言,有南边确是奖饰帝后者众,以帝后为荣,凡有政令,反是“邃密”南人肯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