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留得残荷听雨眠(下)[第2页/共3页]
亦菱畅怀一笑,忽又瞥到被上斑斑点点的血迹,脸上的笑容顿时消逝不见。她轻声道:“你大病未愈,今早又受了凉,喝了药今后,快些安息吧。”
纱幔后的皇甫?也挣扎着撑起家子,“穆太医何必如此?我已经不是……”话未说完,皇甫?又忍不住咳起来。
哼!庄帝公然晓得皇甫?活不了多久。亦菱在心中气愤道。
穆太医赶紧笑道:“赵将军,不消不消。”
穆太医赶紧点头,“为皇……公子看病,老臣万死不辞啊!”穆太医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又在方凳上坐好,细细地为皇甫?诊起脉来。
亦菱闻言不由也叹了口气。他未曾靠近过任何一名嫔妃,恐怕不止是因为以国事为重吧,更多的是怕本身有了子嗣,会给九皇弟的即位带来更多停滞吧。
“好。”穆太医起家,又叮咛小太医道,“你就在这里等我。”
穆太医道:“是啊,是啊,公子福大命大,必然会好起来的。”
皇甫?含笑着点头,接过药碗。
“谁知先帝闻言,只是一笑,说这件事不消老臣操心,贰心中自有计算。”穆太医叹口气道。
亦菱扶着他躺下,又为他盖好被。
穆太医喝了口茶,放下茶杯,一边捋着髯毛,一边看着亦菱笑道:“皇上遣老臣来给赵将军瞧病,可依老臣看,赵将军面色红润,神采极佳,并无病态啊。”
穆太医又叹了口气,道:“先帝崩殂,公子继位,老是夜以继日地劳累国事,身材更加差了,经常病发,咳嗽不止,病重的时候还会咳血。”穆太医说着不由老泪纵横,“公子在位不过三年,却一心为国。因为以国事为重,公子乃至从未宠幸过任何一名嫔妃。”
还未走到梧桐思,就听到屋内传来的咳嗽声,亦菱赶紧加快脚步,走进卧房。
穆太医端坐在卧榻旁的方凳上,右手手指悄悄搭在皇甫?的手腕上,闭着眼细细地诊着脉象。
亦菱心中一沉,蹙眉道:“他如何会病得这么重呢?”
饶是穆太医在宫中当值多年,甚么帝王崩殂、后妃殡天的场面没见过,甚么触及本身安危的存亡攸关的时候没经历过,现在也被面前这个十五岁的年青将军的肝火吓得直颤抖。
亦菱闻言正色道:“不瞒穆太医说,病者另有其人。”
“那就您老方才诊过的环境来看,他到底如何样?”亦菱不由地问道。
“冷?”皇甫?迷惑不解。
“如何又咳了?”亦菱焦心道,俄然瞥见皇甫?身上盖的薄被上,散落着斑斑点点的鲜血,心中顿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只得端着药走到榻边,轻声道:“把药喝了吧,喝了药,病就好了。”
“第三年夏季,上官皇后殡天,公子悲伤不已,大病一场,竟咳血不止,老臣纵使行医多年,治病无数,也没法将公子的病完整治愈。公子这病是治不好的,只能养着。在老臣的悉心保养下,公子也垂垂好了一些,咳得不那么频繁了。”
穆太医赶紧摆手,“不消不消!赵将军不消谢老臣。公子刻薄爱民,勤于政事,老臣……老臣怎能见……不救呢?”穆太医语音有些哽咽。
雨已经停了,乌云尚未散尽,浅淡的阳光轻柔地洒落。
亦菱忙命人取来纸笔,穆太医开了五张药方,拿给亦菱道:“这两张是迟早各一副,如果公子服后,病症有所减缓,便换为这两张,如果公子的病俄然减轻,咳血不止,就从速用这最后一张方剂。”
“是,师父。”小太医恭敬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