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72章 女帝师二(1)[第2页/共5页]

锦素安闲道:“皇太子殿下身为储副,本不当等闲涉险。现在冒然跳入水中救人,是我平日教诲不善之故。若陛下要降罪,我甘心领罚。哪怕让我死,亦无怨无悔。若殿下真的――碧落鬼域,锦素甘心跟随。”

我转头望向北岸的梅林,淡淡道:“殿下可晓得,劈面的梅树,年年都要修枝剪叶。”

锦素见我来了,便悄悄退了下来。小屋中炭火正旺,她脱去大氅,一言不发。神采虽安静,手却在颤抖,火影乱颤,整座小屋颤栗不已。我忙握住她的手唤道:“mm……”

高曜一怔:“这是为何?”

虽则监国,得空感慨,但遭遇丧女之痛,竟能在半晌间有所摆设,亦不由令人惊奇和感佩。我恭敬道:“请娘娘叮咛。”

我惶恐道:“臣女不敢居功。”

皇后又道:“第二件事,是请你尽快查清本日之事。”

我点头道:“殿下固是一片忠心。可依臣女看,还是不要去侍疾的好。”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如许麋集的灭亡。金沙池畔卷起白茫茫的冷风,草木沙石齐声哭喊,热泪麻痹地涌出,冰冷凝涩的味道多年后仍在我的腮边,我的舌尖,我的咽喉,我的梦中。三具小小的尸体并列躺在岸边,泪在湖中,血凝成冰。稚弱秀美的面孔寻不到一丝惊骇绝望的气味,反有种纯洁的意味。

我忙道:“臣女定然极力而为。”

我忧心大起:“那我便直说了。非论皇太子病情如何,只怕陛下回朝后都会降罪于全部桂园,只怕mm也不能免罪。”

锦素道:“姐姐不必为我担忧。听闻姐姐常常教诲弘阳郡王‘令媛之子坐不垂堂’‘死而无益者不以责人’[1]的事理。我不能像姐姐这般未雨绸缪,自是有罪。”

再度来到皇太子的寝室外,人已少了很多,本来高曜已经走了。皇后坐在床边,满面体贴之色,俯身擦拭皇太子湿漉漉的头发。不一时,她轻声叮咛了太医两句,起家走了出来。

我上前自风帽中取出皇后的步摇,双手呈上:“此地酷寒,请娘娘上辇,快些回玉华殿吧。”

芳馨道:“女人这会儿是去玉华殿还是桂园?”

皇后仰天一笑:“保重……”她泪眼向天,似有无穷无尽的不解与怨责。但是她的软弱只在一瞬,随即眼中精光一轮,深深看我两眼,“你来得恰好。”说罢转头向锦素道:“于大人去陪一陪皇太子吧。”锦素领命,捧着我带来的人参进了高显的寝室。

皇后截断我的话:“太后和贵妃固能出于仁恕之心哀告陛下,但是这只是发乎情。你若能查明本相,方才道理兼备,更易打动陛下。”

高曜不解:“那又如何?”

皇后道:“三位公主停在易芳亭中,朝中事多,太后也正悲伤,宫中之事还请你多多照看。此其一。”我躬身领命。

皇后赞道:“甚好。陛下听闻凶信,或许过几日就回宫了,你要尽快查清才好。不然陛下问起来,无言可答,那就不好了。”

皇后肃容道:“现在可欣喜两宫者,唯有弘阳郡王。二来,本日大难,你是局外之人。三来,陛下在火线也晓得你勘破悬案之事,只因战事正紧,不及下旨褒赏。你若能查清本日大难之真相,或许能为世人稍稍免责。是以三件,你去陈情最为合宜。”

听罢不觉恍然,复又忸捏而光荣。我在策画活路时,她已在眺望幽途。我叹道:“那就好。”

皇后道:“你可知,陛下为何深爱贵妃?”我摇了点头。皇后又道:“贵妃的父亲是建国订婚王,母亲是北燕的宝镜公主,当今北燕天子的亲mm。订婚王是被陈四贲暗害的,宝镜公主传闻是被亲哥哥逼死的。至于周贵妃的姐姐周澶,是被北燕天子所害。”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