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7章 女帝师一(47)[第3页/共5页]

太后表示她起家,一面笑道:“小小年纪能练成如许已是不易。好孩子,此后还要多多进宫才好。”

慎嫔又惊又喜:“真的么?”

若兰道:“永和宫并没有得樱桃。且大人送去得虽多,可上高低下一分,我们女人不过只吃了十来颗。”

自慎嫔搬家历星楼,两年间改革补葺的工夫从未停过。现在楼前花木扶疏,数竿修竹顶风摇摆,竹叶被雨水洗濯得亮光如新。两树石榴花含苞待放,雀儿在浓荫间欢啼。几道青石横放在路边,石下是茸茸苍苔,密密碧藓,石上是杏花簇簇,桃云似火。一夕风雨,青石小径上铺了厚厚一层落花,小九拿一柄新扎的竹帚将花瓣轻柔地扫到一边。廊下养了几盆淡紫色茶花,惠仙等宫人正赏花,见我和高曜来了,忙上前驱逐。

天子出征的日子定在四月初七。初五凌晨,帝后领了妃嫔女官、皇子公主前去济慈宫向太后存候。气候阴沉,乌云压顶。只见太后正和一个少女相对舞剑,慎嫔还是捧了衣裳手巾恭立在旁。

我笑道:“娘娘何必谢臣女,这都是殿下的功绩。”

太后叹道:“罢了。”又向宜修道,“叮咛御药院,把本宫的参丸也还是配两副给皇后送去。”

裘家大太太一身布衣,还未到四十,头发已然斑白。肌肤焦黄,眼角几道深纹。想来两年前裘家被定罪抄家,她吃了很多苦。她忙行礼:“劳动姑姑传命,罪妇愧不敢当。”

惠仙与李氏相视一眼,均敛气垂目不敢出声。我笑道:“怜子之心,实是常情。殿下怎说是蠢材?”

惠仙道:“娘娘有客,命奴婢们鄙人面候着。”

天子笑道:“河北已然争战不休,朕忙着调兵遣将,武功吏事,临时交予皇后。皇后实在辛苦了。”

惠仙道:“奴婢这就去禀告。”未待她上前,却见历星楼的门自内而开。慎嫔拉着高曜的手,亲身送了两个女子出来。一人身着蓝衫,年约三十七八,另一人是十八九岁的少妇。两人猛见穆仙在此,不由一怔。

绿萼笑道:“那刘荣又是如何死的?”

芳馨道:“这位刺史夫人是外官命妇,随夫进京述职的。既然获准入宫存候,想来皇后与贵妃也是喜好的。而她又成心奉迎女人,女人无妨留意些她家的女儿。”

周贵妃一身水色长衣,当此剑风,豆绿色宫绦却纹丝不动:“师徒数载,天然是有些像的。”

高曜道:“既去科考,天然是想仕进。现有个正七品的县令摆在面前,他却不要,不是蠢材么?”

高曜道:“赵孝成王新立,秦来攻赵,赵求救于齐。齐国提出要赵国太后的爱子长安君为人质,太后自是不舍。因而触龙劝赵太后道,长安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封以膏腴之地,挟重宝之器,却不令他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将如何自托于国?可见为人父母必为后代计之深远,将后代养在繁华安闲的地点,并不是真的疼他。

我一笑:“臣女并没有教殿下说甚么,是殿下仁厚聪明、雄辩滚滚。”

慎嫔无语凝噎,将高曜紧紧抱在怀中。顺逆相守,矢志不渝,大家间再没有比这个最动听的交谊了。

惠仙屈膝道:“奴婢正有此意。”说罢命小九拿了两个锦垫来,请我和高曜在花树下的青石上坐了,又叮咛上茶,方道,“自从老太爷给娘娘写了那封信,娘娘便甚少与娘家来往了。本年春季,娘娘的大侄子中榜,是殿试第七名,故此大太太和少夫人进宫谢恩,顺道来看望娘娘。”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