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女帝师五(77)[第3页/共4页]
[22]《后汉书·朱冯虞郑周传记第二十三·朱浮传》:“夫事积久则吏自重,吏安则人自静。传曰:‘五年再闰,天道乃备。’夫以六合之灵,犹五载以成其化,况人道哉!”
[46]《周易·谦卦》:“《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亮,隧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隧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成踰,君子之终也。”
[72]《三国志·魏书·杜恕传》:“今大臣亲奉明诏,给事目下,其有夙夜在公,恪勤矗立,当官不挠贵势,执平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若尸禄觉得高,拱默觉得智,当官苟在于免负,立朝不忘于容身,洁行逊言以处朝廷者,亦明主所察也。”
[77]详见《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上官皇后传》。
[37]《晋书·天文志中》:“蒋济上疏曰:‘昔大舜佐治,戒在比周。周公辅政,慎于其朋。齐侯问灾,晏子对以布惠。鲁君问异,臧孙答以缓役。塞变应天,乃实人事。’济旨譬甚切,而君臣不悟,终至败亡。”
[32]《旧唐书·传记第一百二十四·李德裕传》
[45]《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至三十二年》:“名之不成不慎也如是。夫有所名,而不如其已。以地叛,虽贱,必书地,以名其人。终为不义,弗可灭已。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51]《诗经·风雅·荡之什·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成为也。”
[27]《梁书·传记第九·谢朏传》:“谢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人也。祖弘微,宋太常卿,父庄,右光禄大夫,并驰名前代。朏幼聪明,庄器之,常置摆布。年十岁,能属文。庄游土山赋诗,使朏命篇,朏揽笔便就。琅邪王景文谓庄曰:‘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厥后特达。’庄笑,因抚朏背曰:‘真吾家令媛。’”
[36]《品德经》:“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1]《孟子·经心章句上》:“孟子曰:‘于不成已罢了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67]《汉书·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王嘉传》:“今贤散公赋以施私惠,一家至受令媛,往古以来贵臣何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75]《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平;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大德之所同也!’”
[38]《旧唐书·传记第一百二十六·杨虞卿传》:“自古帝王,居危思安之心不相殊,而居安虑危之心不相及,故不得皆为圣帝明王。”
[39]《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处置于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