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52章 女帝师五(77)[第1页/共4页]

[78]《裴注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毋丘俭传》:“裴松之注:习凿齿曰:毋丘俭感明帝之顾命,故为此役。君子谓毋丘俭事虽不成,可谓忠臣矣。夫竭节而赴义者我也,成之与败者时也,我苟无时,成何可必乎?忘我而不自必,乃所觉得忠也。前人有言:‘死者复活,生者不愧。’若毋丘俭可谓不愧也。”

[27]《梁书·传记第九·谢朏传》:“谢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人也。祖弘微,宋太常卿,父庄,右光禄大夫,并驰名前代。朏幼聪明,庄器之,常置摆布。年十岁,能属文。庄游土山赋诗,使朏命篇,朏揽笔便就。琅邪王景文谓庄曰:‘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厥后特达。’庄笑,因抚朏背曰:‘真吾家令媛。’”

[29]《梁书·传记第十一·马仙琕传》:“天监四年,王师北讨,仙琕每战,勇冠全军,当其冲者,莫不摧破。与诸将论议,口何尝言功。人问其故,仙琕曰:‘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愿也。何功可论!’授辅国将军、宋安、安蛮二郡太守,迁南义阳太守。”

[33]《旧唐书·传记第一百一十一·石雄传》

[60]《汉书·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枚乘传》:“磨砻底厉,不见其损,偶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偶然而大;积善累行,不知其善,偶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偶然而亡。”

[73]《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传·李从璟传》:“其父以兵攻其君,为其子者,从父乎?从君乎?曰:‘身从其居,志从其义,可也。’身居君所则从君,居父所则从父。”

[54]《南齐书·传记第二十二·张融传》:“太祖素奇爱融,为太尉时,时与融款接,见融常笑曰:‘此人不成无一,不成有二。’”

[74]《管子·正世第四十七》:“夫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夫五帝三王以是胜利立名显于后代者,觉得天下致利除害也。事行不必同,所务一也。”

[76]《论语·阳货》:“子曰:‘饱食整天,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75]《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平;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大德之所同也!’”

[41]《孟子·公孙丑上》:“《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晓得乎!能治其国度,谁敢侮之?’今国度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本身求之者。”

[64]《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传记第三十一·第五伦传》:“(第五)伦营私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忘我若此。性子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含蓄,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私有私乎?’对曰:‘古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私有所推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消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如果者,岂可谓忘我乎?’”

[42]《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记第四十三·黄宪传》:“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成量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