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女帝师五(67)[第1页/共4页]
易珠端端方正行了一个大礼,笑道:“贵妃娘娘万福金安!恭喜娘娘,道贺娘娘!”
易珠摇了点头:“泰宁君还不知如何悲伤呢。幸亏只是贬官,好歹是一方大员,倒也不算甚么。”见我沉默,又叮嘱道,“我晓得姐姐与泰宁君交好,我劝姐姐还是别理这事,坐稳本身贵妃的位子要紧。”
易珠眸光一颤,深为震惊。她沉默半晌,方微微一笑:“好。mm身无长物,若姐姐要钱使,尽管说。”
封若水道:“姜公公已带微臣去瞧过了。”说着微微一笑,“旧地重游,都是前朝旧事。”
易珠道:“参知政事施哲,被几个言官参了一本,当朝脱冠待罪。”绿萼端着空茶盘正走到门口,闻声易珠如许说,不由猎奇心起,站住了谛听。
易珠叹道:“是。我记得很清楚,那件案子是太宗天子表示重判的。但是口说无凭,施大人也不能归过于太宗。相较之下,他的妹夫的确是轻判了很多。”
我微微惊奇:“mm一贯循分守己,又于国有功,天然要加官晋爵的。”
熏笼的热气很快吹散了易珠的泪光,她想了想,强撑起一个笑意:“姐姐好久没有去我家了,几次三番地请,姐姐只是推让。莫非是嫌书童他们奉侍得不好么?现下想再请姐姐去,倒是不能了。”
我笑道:“何事?”
封若水站起家,目若寒星:“玉机姐姐,我想听实话。”
易珠撇一撇嘴:“都八九年了,姐姐还笑我。”
数今后,封羽父女进京。以封羽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度教唆,增侯爵封邑。封若水入宫,册为正四品女典,还是住在印月轩中。各宫都有犒赏,我赏了好些衣裳金饰、珍奇古书、文房四宝并珍稀药材。晚间,封若水前来谢恩。
我笑道:“本宫早就说过,封大人是本朝的宋若昭,是备受恭敬的女学士,怎能闲置乡野,以告老为终?自是要召进宫来,为国效力。”
“微臣代家父多谢娘娘体贴。”封若水的目光穿过敞开的隔扇,在蝉翼剑与承影剑之间逗留半晌,忽而眸光一动。蝉翼剑与承影剑都是邢茜仪的旧物,旧年高曜驾崩,封羽力主邢茜仪之子濮阳郡王高晔即位,是以获咎了高旸,不得已去官回籍。封若水去官时,还曾说出“志从其义”的话,想来心中一向为邢茜仪母子不平。
与封若水相对而坐,总让人想起当年在狭长的小书房商讨国事的景象。当时她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神采彷徨,手足无措。岂如本日在这金碧光辉的昭阳殿,容光照人,莫可逼视。沉默半晌,我笑道:“当今贤明,既看重mm,mm可要好生帮手。”
为收群臣之心,尽快停歇物议,高旸立高朏为太子,以示百年后将偿还至尊宝座。但他合法丁壮,今后皇子浩繁,怎容得下李芸这一对孤儿寡母?“这个皇太子,迟早会废掉的。即便他至心想将皇位传给太子,他的皇子也不会善罢甘休,兄弟相杀,必不成免。mm当晓得宋宣公与吴王阖闾之事。”
我笑道:“我是提过,可毕竟要mm有真才实学才好。何况……mm不怪我擅作主张就好。”当初为了不令信王府发觉到新平县侯府的银钱异动,我向易珠借了五千两现银,买李万通一场平话——这当是他此生在汴城的最后一场平话。我没有奉告易珠这笔银子的用处,她过后得知,也未曾有半句抱怨,那五千两银子至今未曾还清。
易珠道:“姐姐又不是以色侍人,以姐姐和陛下这么多年的情分,只要稍稍用心,天然不往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