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女帝师五(26)[第1页/共4页]
绿萼摊开右手,洁白如玉的手心上,是一串红珊瑚梅花香珠,光彩殷红如血,经年暗香不消。我精力一振,拈起香珠道:“这是个好东西,看上去有些眼熟。”
绿萼道:“女人忘了么?这串梅花香珠是咸平十年的春季,女人初入宫时,升平长公主赐给女人的。厥后在端五节上,因睿王的长女松阳县主讨要,女人就顺手送给了她。松阳县主现在已是郡主了。”
良辰不慌不忙地叩首道:“是不是皇太后刺驾,只待君侯查实。本日奴婢能对君侯说出这番话,便死而无憾了。”
良辰道:“自皇太后入宫,先帝一向待她很好,还想专宠于她。可惜皇太后并不喜好先帝,新婚之月,便频频荐仙颜的女御侍驾。久而久之,先帝也发觉出来,便甚少召幸皇太后。厥后,先帝以泡茶为名唤桂旗去定乾宫,命桂旗好生监督皇太后的一举一动,如有所得,重重有赏。”
松阳道:“我整日在府里坐着,内里的事都不晓得,以是来迟了。玉机姐姐莫怪。”
良辰膝行两步,牵着我的裙子孔殷道:“君侯本日进了漱玉斋的门,这便是太宗与先帝在天有灵!只要君侯肯留下听奴婢一言,打死无怨!”
忽听山石后有人悄悄唤道:“君侯……”
银杏笑道:“这里还是老模样,倒更都雅了。”
我恭敬道:“微臣遵旨。劳太后挂怀,微臣愧不敢当。”
绿萼道:“恰是。松阳郡主只带了一个贴身丫头,悄悄地就来了。”
我想了好一会儿,不由叹道:“是了,当时候松阳县主才两岁,被生母董妃抱在怀中。睿王佳耦甚是恩爱。”咸平十年的端五夜宴,世人济济一堂,连高思谚与裘后也揭示了帝后之间应有的信赖、恭敬与恩爱。柔桑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为了来见我,几乎被长裙绊了一跤。现在高思谚与裘后早已不在人间,柔桑临朝称制。我的记性也平常了,竟连这一串红珊瑚梅花香珠的事都健忘了。
我迷惑道:“我来漱玉斋是临时起意,姑姑安知我要来?”
从济宁宫出来,已近巳初,柔桑该当已经下朝了。但是在守坤宫门口候了半日,只得慧珠出来传话:“太后有旨,君侯尚未病愈,恐相互见了悲伤,于君侯的身材无益。请君侯放心疗养,于第待召便好。”
慧珠笑道:“太后听闻君侯受了伤,非常体贴,多次向信王妃问起。还请君侯保重贵体,待相互都好些了,再来存候不迟。太后与君侯是自幼的情分,倒也不争在这一时半刻。”
良辰一怔,抬头淡然:“先帝生前最信赖君侯。奴婢本日来寻君侯说这番话,存亡早已置之度外。除了求君侯查明本相,还能有甚么用心?”
良辰抬眸看了一眼银杏,我会心,挥手命银杏走开。银杏自去门口的凤尾竹影壁前面门而立。“这里只要你我二人,姑姑请说。”
我和银杏都吓了一跳。银杏秀眉微蹙,不悦道:“谁在那边?!”
除了济宁宫和守坤宫,偌大的皇城,再无可去之处。因而冷静向北,预备从修德门出宫。出了重华门,劈面便瞥见一大幅青灰帐幔三面围住了历星楼,北风中飘零着枯燥的木屑香气和油漆的气味。两个瓦匠站在高高的木架子上,给历星楼换新瓦。另有一个坐在屋脊上安息,迎着晨光极目向东。
松阳再也忍不住,顿时泪落如雨:“君侯夙来明断,莫非也信赖这些生安白造的罪名?昱贵太妃母子多年来安守本分,先帝一向供奉优厚,礼敬有加。邢将军因有二女为妃,为避盛名,去官在家,多年不通来宾。如许的景象,贵太妃即便刺驾,皇位多数也不会落在濮阳郡王头上。现在的情势不恰是如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