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女帝师五(5)[第2页/共5页]
才下了两三级门路,便听小莲儿低声道:“娘娘这又是何必,大人从未指责过娘娘。”
宜修无法,只得从外间拿了来。太皇太后捧过剑,指尖抚过蛇皮剑鞘上精密的鳞纹,目光充满回想和神驰:“此乃含光,是本宫的佩剑。”
我这才明白,太皇太后是想让这柄佩剑代替她回到幼时的山野之间。我甚是打动,再次下拜叩首:“微臣谢太皇太后恩赐。”
我听她提到我,不觉凝神谛听。好一会儿,太皇太后的感喟悠远轻柔:“你还是不明白。本宫的谚儿最爱的是他的江山,这丫头也是。”
我笑道:“‘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11],常理罢了。”
我忙道:“微臣遵旨。”
太皇太后道:“天子一亲政,便命昌平回京来,本宫晓得,在这件事上,你是有功的。”
小莲儿见我上来,也顾不得施礼,忙和乳母们将两个孩子哄了下去。寝室中好一会儿才静下来,像风波过后的海上,另有耳鸣的嘶吼。
太皇太后非常不测,随即悠然一笑:“不想你虽是女儿家,却志在四方。既然不肯嫁,那这门婚事便作罢了。”
宜修忙笑道:“奴婢说得如何?那日奴婢就说,太皇太后是定要给大人指一门婚事的。”仿佛客岁春夏之交我来济慈宫存候的时候,宜修是如许说过。
我一怔,想起当年慧太嫔和李演同谋将“火器美人图”的假货卖给京中朱紫,企图参倒我的事。高思谚得知本相,只道:“朕的玉机公然洁净自守,朕没有看错你。”事前的暗查、过后的摸索以及我命朱云自参的无法,都被这句话轻飘飘地抹去。又想起那一日因一幅《瑞草图》得授潭州刺史的徐鲁,还不到两年,便因李二井的告密被贬做醴陵县令。幸亏昌平郡王高思谊并未遭到惩办,李二井也被杖死。当时多少哀凉,转头看,不过几点浮灰。
我又惊又喜,忙跪接,双手高举过顶:“微臣谢太皇太后犒赏。”但见剑鞘上镶着两颗通俗的蓝宝石,鲜红的剑穗超脱如火。
太皇太后笑道:“你还记得承影剑。”
太皇太后恍然道:“本来摆在遇乔宫的那柄承影剑是你送给茜仪的,本宫还当是渊儿赠给本身的徒儿的。”又笑道,“你赠她剑,想是为了一解她对师尊的思念,当真故意。也罢,本宫本日就将含光剑赐赉你,你出京去,总要带一件防身的兵器才好。”说罢亲身捧剑相授。
站了一会儿,有些冷了,正要回屋,忽见小丫头提着宫灯,引了济慈宫的宜修走了出去。宜修面庞怠倦,脚步沉缓,上前行了一礼:“太皇太后晓得大人明日出宫,有几句话想叮嘱大人,请大人去济慈宫坐一坐。”
绿萼忙道:“女人明日就要封侯,如何说如许的沮丧话?”
宜修一怔,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含光剑……太皇太后,可那是一把——”
太皇太后对旧事只字不提,只淡淡道:“这柄断剑是本宫入宫后惯用的,后不谨慎折断了。你拿出宫去,寻一能工巧匠铸好,带它去游历。”
心中一痛,我不忍再听,因而疾步下楼,一言不发地分开了济宁宫。
我忙道:“微臣不敢在太皇太前面前亮刃。”
“微臣记得,周贵妃当年的佩剑,叫作承影。”
美人图虽好,不过是我在这宫中留下的罪罪过迹。何必留给别人?或许不等我死去,我本身就会将这些画一并焚毁。唯愿宫廷中、朝堂上都不要留下朱玉机存在过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