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女帝师四(48)[第4页/共4页]
目睹苏燕燕的车马消逝在街角,绿萼感慨起来:“奴婢记得女人与苏女巡并无厚交,两年未见,本日倒说了很多。”
启春自幼习剑,脾气刚毅有定夺。固然婚姻已谐,却不甘以此为限。我又惊又喜,慨但是叹:“这方是我熟谙的启姐姐。将门虎女,迟早有一番作为的。”
苏燕燕将信将疑:“姐姐曾是弘阳郡王的侍读,现在倒不急。”
银炭已烧得通红,苏燕燕还是用镊子夹起,悄悄放入青瓷手炉当中:“就算真的是党争那又如何?弘阳郡王仁孝睿智,素无过犯,现在又有军功在身,代君受降。想那三皇子,至今还只是一个小娃娃,即便他的母亲高贵些,又如何样呢?现在我父亲和封大人都前后上书,要求立弘阳郡王为太子。想来支撑三皇子的,多数也都该转向了。”
我猎奇道:“mm可知是谁上书发起殿下监国的么?”
苏燕燕笑道:“恰是。太子监国嘛,多少有如许的意义,世人也都是如许想的。谁知王爷倒自请随军出征,这监国重担便落在李司政和两位副相的身上了。”
苏燕燕道:“世子和启姐姐双双在西南,抚民绥边,谕盗安境,传闻甚有政绩。传闻启姐姐有一次亲身出马,以高深剑术佩服蛮子头领,蛮子至心佩服我天朝女将,率部归降。启姐姐一举安定十峰三百六十洞,三尺剑赶得上千军万马,在京中传为嘉话。”
苏燕燕一怔,道:“两个。”
我笑道:“我才回京,mm倒问我?”
“几位相爷都上书了,台谏也不会闲着吧。”
苏燕燕看看我,忽掩口一笑:“姐姐是去青州出亡的,莫不是倒真的爱上在那边种梨子了?”
苏燕燕道:“得知姐姐回京,天然要来拜访。前年还想着新年姐姐出宫时,姐妹们还能聚宴呢,谁知启姐姐去了西南,姐姐又回了青州,只剩了我和采薇mm,好不冷僻。”
苏燕燕道:“不过就是说,陛下抛下群臣去了青州,为一女子不顾圣躬,实是宠嬖过分,说了很多因女色误了国事的典故,就差把妹喜、妲己和杨贵妃等亡国祸水给搬出来了。又说薛广德谏汉元帝之事,说‘乘船危,圣主不乘危而幸运’[193]。啰噜苏唆写了一大篇,颇得了些嘉奖犒赏。”
本年朝中的大事不过是册立太子——或者天子驾崩。苏燕燕口气安静,言语不失,却已透出迫不及待的意味。我不便接口,只得又问:“施大人和采薇mm好么?”
苏燕燕道:“那便却之不恭了。mm本来觉得,姐姐去了青州,定会带一名快意郎君返来。谁知,当出宫的年份,姐姐倒回宫了。这份恩宠,谁及得上?”
面前闪过当年我用铳指着她的眉心时她高傲讽刺的神情,不觉发笑,随即畏敬起来。事过境迁,春光明丽,以是,又何必再提?我抚一抚额头,苦笑道:“我现在的记性竟不比畴前了,刚才想问mm一件事,一时竟健忘了。”
我转头向绿萼道:“去看一看送给武安伯府的礼备好了没有?备好了就派人直接送去。”
我点头道:“很多事情若不言过实在,几次提及,君王怎会在乎?他是御史,劝谏君王,弹劾臣下,乃是他的职责,即便有些小题大做,也是忠心使然。主明臣直,天下万民都该光荣才是。”
好一会儿,苏燕燕才又道:“圣上和姐姐在青州颇说了一会儿话,竟没说到立太子之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