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16章 女帝师四(10)[第2页/共4页]

我淡淡道:“西北有青白盐,向由羌人专利。固然我朝正在对西夏用兵,但也还是会有羌人私运青白盐出去。未与西夏开战之前,这些盐都是西北军榷,所得的钱专放逐费。弘阳郡王究竟是几时建功,又是几时去了西北的?”

朱云道:“二姐对江南道的地形很体味。”

朱云道:“二姐在御书房竟如许辛苦……”

我合目思考半晌,在我读过的无数奏疏中寻觅关于李元忠的动静:“李元忠,字敏奇,陇州陇安人士。咸平初年的进士,中军将军,爱好乐律,家中豢养了很多歌姬乐工。世子寻他喝酒,也算寻对人了。”

朱云猎奇道:“二姐如何能晓得得如许清楚?”

朱云敛了笑容,若无其事地开大了窗,假装抚玩街景,心却专注于看向我的余光:“是关于信王世子的。”

我点头:“裘玉郎既然还在西北,可见度田还没有结束,他怎会单独返来述职?究竟何事回京?”

我撇撇嘴,嘲笑道:“他是去度田的,又不是去兵戈的。劫夺牧民……莫非不怕引致不测的交战么?”

雅阁虽是风凉,却有些气闷。我将窗户推开一道缝,狭仄的视野中唯见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冰冷的指尖沐浴在中午的日光中,淡淡一点暖意:“海盗登陆,是为了劫夺财物,既然到了明州,怎能不去明州最大的城——明州府?去过了明州府,再折而北上,从定海县出海。”

朱云赞叹:“百姓上表竟然如许慢?怨不得这么大的事情,二姐却还不晓得。”

“夸我?”

朱云微微一笑:“二姐也深通帝王心术了。”

朱云道:“不错。”

我敛了目光,垂眸一笑:“西北是甲士的天下,兰州毗邻西夏,又是个大城。战局旷日耐久,两千石之职相称首要。为一个歌姬撼动西北人事格式,是明君所不为。岂不闻‘千里之路,不成扶以绳’[38]?”

我叹道:“你说了我才气晓得本身是悲伤还是活力。”

朱云道:“海盗到了海港中一瞧,只要几条陈旧的渔船。海面上还横着巨索,策应的远船孔殷不得泊岸。王爷一马抢先,亲身带兵杀到港口,命军士布阵。一时士气如虹,杀得海盗丢盔弃甲,为了争夺独一的几条渔船逃命,乃至不吝自向残杀。如此只要一二停逃回了海中。”

朱云听了两句,道:“真好听,只是太凄婉了些。我常来这里坐着,竟从未听过。”

固然我早有防备,闻言还是大惊,指尖一滑,竹箸当啷一声落在盘中。我张口结舌,脑中一片空缺。窗外的热浪一阵阵扑在额头上,我的身子半冷半热:“槛车?他在西北犯了甚么错误?”

我微微嘲笑:“天子还肯留着公车府使百姓的苦乐中转天听,已是可贵。你晓得每天有多少百姓上书喊冤、告状、讨赏、自荐么?光夹带的血书我每日不知要看多少,回漱玉斋洗手,恨不得洗掉一层皮才罢。”

高曜小试牛刀,竟然大获全胜,我又欣喜又高傲,不由痛饮一杯。忽觉四周蓦地一静,有一个轻柔委宛、细若游丝的女子声音在楼下唱道:“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37]

我屈指道:“江南百姓如有上书,到京中约有六七日,从公车府到御书房,另有十来天。如此看来,最多两三天,我便能在小书房看到江南闹海盗的事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