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06章 女帝师三(68)[第2页/共3页]

[185]《春秋左传·宣公元年至十八年》:“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207]《后汉书·明帝纪第二》:“是岁,甘露仍降,树枝内附,芝草生殿前,神雀五色翔集京师。”

[184]《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0]《汉书·沟洫志第九》:“厥后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及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觉得然,卒使就渠。渠成而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因而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强大,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208]《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成以不争于父,臣不成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177]《昭明文选》:“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节,韩子曰:操生杀之柄,此人主之势也。”

[191]《诗经·卫风·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谈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95]白居易《长恨歌》

[187]《周易·明夷卦》:“《象》曰:明上天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182]《周易·颐卦》:“《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196]《魏书·传记第五十·李彪传》:“史官叙录,未充其盛。加以东观中圮,册勋有阙,美随日落,善因月稀。故谚曰:‘一日不书,百事荒凉。’”

[186]《荀子·儒效篇第八》:“故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推让而胜。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此之谓也。”

[201]《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92]《周易·系辞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以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以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198]《梁书·传记第五·庾域传》:“庾域,字司大,新野人。长沙宣武王为梁州,觉得录事参军,带华阳太守。时魏军攻围南郑,州有空仓数十所,域封题唆使将士云:‘此中粟皆满,足支二年,但尽力死守。’众心以安。虏退,以功拜羽林监,迁南中郎记室参军。”

[203]《诗经·风雅·文王之什·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腐败。”

[204]《晋书·传记第四·羊祜传》:“或谓祜紧密过分者,祜曰:‘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不能举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且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

[209]《论语·八佾第三》:“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