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03章 女帝师三(65)[第3页/共4页]

[39]《梁书·传记第二·昭明太子》:“暂劳永逸,必获后利。未萌难睹,窃有愚怀。”

[60]《晋书·传记第六十八》:“(桓)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如同此,人何故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

[41]子反率楚军攻打宋国。宋国主将华元戍守固执,两边都精疲力竭。一天深夜,华元潜入到子反营帐,登上卧榻,将他叫起,“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炊。固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宁以国毙,不从城下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第二天将华元的话陈述了楚庄王,退兵三十里,立盟。盟约上写着:“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77]《孟子·公孙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芳馨把“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改成“君子有不流浪,流浪有助矣”。

[70]《后汉书·张法滕冯度杨传记第二十八》:“势得容奸,伯夷可疑;苟曰无猜,盗跖可托。故乐羊陈功,文侯示以谤书。愿请中常侍一人监军财费。”

[78]《周易·既济卦》:“《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75]《品德经》:“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六亲反面,有孝慈;国度昏乱,有忠臣。”

[72]《晋书·传记第七十·苏峻传》:“(苏)峻曰:‘台下云我欲反,岂得活邪!我宁山头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头。往者国危累卵,非我不济,狡兔既死,猎犬理自应烹,但当死报造谋者耳。’因而遣参军徐会结祖约,谋为乱,而以讨(庾)亮为名。”

[66]《晋书·传记第三·何曾传》:“臣闻先王制法,必全于慎。故建官受任,则置副佐;陈师命将,则立监贰;宣命遣使,则设介副;临敌交刃,又参御右,盖以尽思谋之功,防安危之变也。是以在险当难,则权足相济;陨缺不豫,则才足相代。其为国防,至深至远。及至汉氏,亦循旧章,韩信伐赵,张耳为贰;马援讨越,刘隆副军。宿世之迹,著在篇志。”

[51]宋之问《冬宵引赠司马承祯》:“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绝。独坐山中兮对松月,怀美人兮屡盈缺。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

[28]《九州春秋》:“(沮)授谏辞曰:‘世称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贤,德均则下,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败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义。’绍曰:‘孤欲令四儿各据一州,以观其能。’授出曰:‘祸其始此乎!’”

[46]《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

[45]《孝经·丧亲章第十八》:“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贤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抽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奠,以时思之。肇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