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女帝师三(44)[第1页/共4页]
我顿时觉悟:“殿下定又是悄悄溜出来的。”说罢看一眼芳馨,芳馨躬身退了出去。
我叹道:“玉机宫外所识,除却周贵妃,并没有这等技艺高超的人。而那人清楚是个男人,或者是贵妃在宫外所收的弟子,或是老友。”
晚膳后,我顺手翻着一册诗集,一面和芳馨、绿萼谈笑。待翻到某处,我笑对绿萼道:“你随我这么多年,也念了些诗在腹中了,还记得李太白的《侠客行》么?”
华阳放下书,嘟起双唇低头道:“孤……不想回永和宫住了。”
华阳笑道:“玉机姐姐不通。孤不来漱玉斋,还能去那里?孤不能去寻皇祖母和父皇,也不能去寻颖妃和婉妃,二哥又病着,孤只能来这里。传闻玉机姐姐前些日子遇刺吃惊,现在都好了么?”
施哲浅笑道:“大人尽管去查便是,只要有迹可寻,便总有暴露真脸孔的一天。何况此人固然奥秘,却与贵妃大有渊源,又对朱大人满是一番美意,即便本日不见,来日也必然会晤到的。当务之急,是寻到刺杀大人的主使之人。”
李瑞道:“要查到主使之人,只怕更难。”
华阳侧头想了半晌,终是不甘心肠址了点头:“永和宫和侍读,孤选侍读。”
施哲笑道:“不错。其二,此人早已探听好了大人的行迹,是专候大人出宫的。”他看看我,又看看李瑞,“二位大人无妨考虑考虑。”
我感喟道:“为甚么?”
绿萼本在穿珠花,闻言手一松,两颗米粒大的珠子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滚出老远,在光亮如镜的金砖上划出两道纤细而温和的流波。绿萼扁扁嘴道:“才赶上那样的事情,奴婢歇了好几日才缓过神来。奴婢不记得《侠客行》了,女人也不要读那诗,多忌讳!”说着俯身拾起珍珠。
我只得道:“殿下多心了。”
绿萼拭了泪道:“女人果然不怪我么?”
华阳倾身将书抢了归去,佯装细看,道:“还早呢。何况也没人来寻孤。”
我笑道:“周贵妃的父亲定王周明礼,是豪族出身,畴前躲在深山里研制火器,冶炼锻造的工夫了得。小小一枚暗器,量难不倒贵妃。”
我笑问:“殿下还记得《白头吟》么?”华阳摇了点头。我曼声道:“‘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玉机最喜好这一句,最有风骨。”
华阳道:“如果是娘舅做的,孤去和父皇说,请父皇狠狠定罪。”
正说着,芳馨已将三才梭拿了下来。施哲一瞧便道:“不错,就是此物。李九儿身上的三才梭与这一枚分毫不差,其锻造工夫非常邃密。”
我宁和一笑:“我有甚么等不得的?便等十年也等得。如此,统统仰仗各位大人了。”
忽听有人在内里拍了鼓掌,娇声道:“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目炫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懦夫,显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中间,白首太玄经。”芳馨忙掀起了厚重的布帘,却见华阳公主背动手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
我笑道:“选个侍读很好。”
我一怔,更加忸捏:“邻哉邻哉,言慎所近。其朋其朋,言慎所与。”[114]复又冷冷一笑,“微臣如何敢当?”
李瑞道:“该如何去查?”
我一怔,这才想起华阳公主的娘舅就是后将军陆愚卿。复又一惊,道:“此话殿下从那边听来?”
华阳道:“再有风骨也是闺怨,孤不喜好。孤长大了,也要出宫去当个侠客,毫不要困在宫里怨这怨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