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女帝师三(16)[第3页/共4页]
天子悄悄点头。不过一会儿,便起家道:“听过了书,也该早些回宫,以免太后担忧。”我送他到门口,却听他温言道,“不必送了。趁着还没回宫,好生乐几日,回了宫便没有如许安闲了。”
我笑道:“这戏楼倒大,又建在水边,景色也好。”
陪侍的丫头蹲下身子替采薇脱下棉靴,又将脚炉垫在她脚底。采薇伸了双足向启春嗔道:“启姐姐你看看我这双脚,生天生了两个面团,那棉鞋要大两圈才气穿得下去。浑身都是肿的,真是享福。”
不太小半个时候,启春便引了两位贵妇上楼来。此中一名着银红长袄,身量微胖,肚腹隆起。一张圆脸有些浮肿,胭脂下透出一团黄,恰是已经被册封为泰宁君的采薇。另一名身着淡粉色齐胸襦裙,外罩氅衣。裙下织绣团团樱花,脚步一动,碎玉飞起,荡起满室的春意。目光淡远,气质文静。恰是数年未见的苏燕燕。
我点头道:“玉机不擅章句,不过是借了前人的词罢了。”
我微微嘲笑:“来日方长。他既在都城厮混,总有再相见的时候。”
“当下城中军民悲忿交集,誓死跟随文泰来,死守武威。城外救兵日夜冲营,昌平王爷亲身带了五千马军,深切夏境,烧了贼人粮草,缉获辎重牛马无数。攻城的蛮子见讨不到好,不过一个月便退了兵,连已经打下的金昌城都不要了。我大昭大获全胜。”
天子笑道:“山野有清气,你的面色好多了,也不像畴前那般拘束得有些造作。如此才好。”
启春笑道:“王爷和王妃早些日子出城斋戒去了,世子自带了清客相公出府会客,要晚间才返来。”又指着水边两层高的戏楼道,“我已经叫了一班戏。我们且放心乐一日,旁的不必理睬。”正说话间,一个小丫头吃紧跑了上来,躬身禀道:“启禀夫人,泰宁君和文夫人的车马已经在街头了。”
马车行到信亲王府的大门前,未等我下车,便有几十个破衣烂衫的乞丐远远地从墙根下跑了过来,被信王府的豪奴拦住了。启春和一名华衣少女亲身站在大门口接我,听得众乞丐喧华不休,便叮咛散钱给他们,众乞丐才又回墙根下蹲着。
腊月廿六日,我持帖前去信王府赴宴。大雪初歇,阴云却还没有散。年关将近,街上行人无多,只要一些卖柴送炭、兜售年货的贩子与乡民还在北风中沿街驰驱。几个戴着轻枷的男人正拥帚扫雪,木枷和街道两旁的积雪与初醒的板屋一起,收回咿咿吱吱的吟唱。几个监督的牢子和衙差正在檐下烫酒划拳,喝到鼓起还不忘将热酒送两杯与扫雪之人驱寒。
“苏蜜斯在闺入耳闻文泰来豪杰了得,便将一缕情丝牵挂在他身上。苏蜜斯生性豁达,也不顾女儿家的矜持,央父亲请了官媒前去西北说亲。文泰来也甚是干脆,也不顾苏蜜斯克夫的命盘,当即就承诺了。
我猎奇道:“城中怎会有这很多乞丐?”
“众位看官却道为何?本来那文泰来将军,十八九岁上便娶了正妻,中进士的那一年还纳了一房小妾,不过两年全都病逝了。后又续弦,过门几个月便害了热症,一病死了。厥后一向在西北戍守,一来得空再论婚事,二来也怕害了人家蜜斯,是以四五年间竟不近女色。而这位苏蜜斯命硬,恰与这文泰来是一对,况又是才貌双全的才子,堂堂相府的令媛,天然是千好万好,再没有一丝不到之处了。客岁二人结婚,当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现在已生下一子。因而世人都道,文将军的命数岂是等闲之辈能够承托?唯有像苏蜜斯如许的朱紫方才无碍。不但无碍,还会百子千孙,连续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