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36章 女帝师二(65)[第3页/共4页]

注释:

[44]《晋书·传记第二十六·孙绰传》:“(孙)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5]唐朝墨客李远残句。

我贪婪地望着明丽的窗纸,亮光在父亲的脸上一跳一跳,像戏台上机器的花脸,要极力挤眉弄眼,才气体味出些许喜怒哀乐。为父亲装殓的人可谓巧手,将父亲脸上触目惊心的伤痕粉饰得很好,乍一看,还觉得他只是睡着。他的指尖光秃秃的血肉崩裂,都被一一缝合,绑上了粉红色的假指甲。他头顶上脱落的头皮,也修补了,并用假发讳饰住。我感激这双巧手,他让父亲也过了一个别面的新年。

[7]《后汉书·虞傅盖臧传记第四十八》:“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出亡,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故别利器乎?’”

[13]《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传记第三十八·翟酺传》:“臣恐威权外假,归之良难,虎翼一奋,卒不成制。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老子称‘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此最安危之极戒,社稷之深计也。”

[24]《诗经·国风·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成休思。汉有游女,不成求思。汉之广矣,不成泳思。江之永矣,不成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成泳思。江之永矣,不成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成泳思。江之永矣,不成方思。”

[43]王维《辋川集·竹里馆》

[3]《三国志·魏书·后妃传第五》:“初,明帝为王,始纳河内虞氏为妃,帝即位,虞氏不得立为后,太皇后卞太后慰勉焉。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虞氏遂绌还邺宫。”

[16]《春秋左传·昭公》:“卫侯告宁于齐,且言子石。齐侯将喝酒,遍赐大夫曰:‘二三子之教也。’苑何忌辞,曰:‘与于青之赏,必及于其罚。在《康诰》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在群臣?臣敢贪君赐以干先王?’”

[29]《左传·城濮之战》:“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巨,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

[36]《晋书·传记第五十三·袁乔传》:“故交之好,请于此辞。染丝之变,墨翟致怀,岔路之感,杨朱兴叹,况与将军游处少长,虽世誉前后而臭味同归也。”翟墨,墨子。《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罢了则为五色矣。故染不成不慎也!”杨朱是先秦闻名思惟家,与墨子同期间。有一次他外出到了一个岔道口,遐想到了人生的岔路,心中不由伤感,竟然哭了起来。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