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女帝师二(56)[第2页/共4页]
芳馨想了想,感喟道:“也是。陛下喜好女人,若亲口问了,恐怕相互之间不镇静。只是……女人果然未曾见到两位王爷么?”
心头忽觉酸涩隐痛,因而悄悄吸一口气,不动声色地换衣寝息。芳馨渐渐摸索着我发间的束发银针,烛光漫太小瓷盒中横七竖八的银针,像狼藉而迷惑的目光。我在镜中见芳馨几番欲言又止,不觉浅笑道:“姑姑有话就说,何必吞吞吐吐?”
我暗叹,本日是她败亡,明日焉知不是我本身。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老子曰:慎终如始,则无败露。我和锦素都没有做到。
施哲拱一拱手道:“下官痴顽,奉圣旨查问慎妃一案,至今毫无眉目。但下官晓得,慎妃娘娘自缢,不过是不想弘阳郡王感染上昔日废骁王与外祖武英候的干系,得宠于父皇。其情可悯,其心可敬。”说罢走上前来,竖起嫁妆上的镜子,右手在镜子背后摸索一番,抽出一块薄薄的金漆剔花木板。我上前一看,镜子前面竟有一个浅浅的夹层,刚好只能放得进几张纸。
我虽愤恨锦素写了那封信,却也深知慎妃毫不是只因看了信就他杀了。见死不救,我对她是有愧意的。但是真真假假,也只能如此了。
我亲手开关了一次暗格,敬佩道:“若非施大人细心,于氏的这封信将永不见天日了。”俄然心念一动,又道,“那一夜玉机去掖庭属与于氏相见,亲耳听她说她写信教唆慎妃他杀,如何大人还说慎妃一案至今毫无眉目呢?”
回到漱玉斋,正要寝息,忽闻小简来了,因而仓促梳头换衣下楼相见。小简见了我也不可礼,肃容道:“圣上有旨,着漱玉斋女丞朱氏明日戌时正前去定乾宫御书房共参事件。”
小简道:“大人就没有遇见别的甚么人么?”
我抬眼一瞥,发笑道:“伤兄弟之情,却无伤君臣之义。姑姑还没有明白么?圣上几时将情之一字放在最早?若他是如许的人,慎妃怎会无端被废?升平长公主如何会远嫁?皇后如何会得宠?睿平郡王和昌平郡王如何会被降爵?静嫔如何会惨死?弘阳郡王如何被彻查?姑姑和绿萼、小钱又怎会被投入掖庭狱刻苦?!”芳馨固执白玉栉的手微微一颤。我淡淡一笑道:“《书》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98]知人方为智者,而身为帝王,要知人,就更不轻易。以是非论爱妻亲子、贤臣良将,都要秉公查办。”
俄然想起施哲说他在这只嫁妆当中发明了至为关头的证物,我不觉猎奇起来,因而将嫁妆翻来覆去瞧了好久,也没有瞧出端倪。正在不得方法之际,只听一个男人的声音道:“下官施哲拜见朱大人,大人是在找这只嫁妆中的暗格么?”
我哑然发笑。他说的,与我这几日来的所思所想分毫不差。我明晓得于锦素是代人担了罪恶,却狠心与她断交,由她去死。断交是为了要让窗后的天子和施哲信赖,我坚信是锦素杀死了慎妃,背后隐情我涓滴不知。由锦素去死,是为了――她。
施哲不但仁慈公允,并且聪明敏感,怨不得天子选他来查慎妃之案。我又诧异又佩服:“果然么?那此人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