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轻取兖州[第1页/共4页]
听孟小满如此安排,陈宫眼中闪过一丝赞美,领命去了。
“除非比及……”郭嘉的声音俄然轻柔起来,听来平增了一分奥秘感:“……比及刘岱死了,才是最好机遇。吾观刘岱此人,夙来莽撞无谋,行动草率,若无报酬之出运营策,此次必死于乱军当中。一俟刘岱身亡,便是主公篡夺兖州的最好机会。”
郭嘉领了孟小满号令,去找荀彧去了,陈宫却仍迟疑未走:“主公,如果此时先联络世人,架空刘岱……”
孟小满虽感觉本身这官升得未免太快,何如部属们全都兴趣勃勃,觉得良机。而前来驱逐刺史府世人也是言辞诚心,客气一番以后,只得承诺下来。才做了几个月东郡太守的孟小满,就这么敏捷变成了兖州刺史,运气好得恐怕死去的曹操也要恋慕得从坟里跳出来了。
陈宫深觉得然。他与刘岱打过几次交道,愈是体味,心中愈是看不起这位宗室后辈。此人本来就非乱世之才,并且遇事脾气暴躁,豪情用事,鲁莽无谋,事过以后却又烦恼悔怨。当初杀桥瑁之事惹了一身费事,现在还不思改过,反而变本加厉。
“刘岱无能,固然自从夺了桥瑁的部下以后拥兵很多,却少谋无将,必不能抵挡黄巾。”陈宫道:“兖州士族官吏民气惶惑之时,主公若能出面力挽狂澜,击溃黄巾,宫再四周为主公驰驱一番,则主公可为兖州之主,兖州亦可为主公将来王霸之基也。”
“刘岱笨拙,终究自招其祸。”孟小满长叹一口气,点点头道:“既如此,就辛苦公台一趟,公台可奉告兖州刺史府中僚属,吾代为刺史,只为领兵抵当黄巾,保我兖州百姓安宁,刺史府中世人尽可各司其职,不必惶恐。”
谁知曹军还未解缆,鲍信的第二封手札就到了。
兖州刺史府中本来就因黄巾来袭、刘岱之死非常慌乱,现在听有陈宫及鲍信两人游说,加上孟小满承诺领兵抵贼,世人又能各司其职,商讨一番,当即同意奉曹操为新任刺史,一起前去东武阳驱逐新刺史上任。
见陈宫仍有些不肯撤销本来的主张,孟小满无法一笑,问道:“公台可知冀州韩文节之事?”
孟小满当即应允,遂招来众将商讨应对黄巾之策。自此,曹军在东郡日夜勤加操演兵马,孟小满又令赵云领马队一千觉得哨探,每隔一日出城刺探黄巾军的意向,好早作筹办。
青州黄巾战力刁悍,刘岱部下并无如曹洪赵云这般能保他无虞的虎将,兵士们本就胆怯又疏于练习,一旦吃了败仗,撤退时真惶惑如丧家之犬,底子顾不上中军主帅。那任城相郑遂早在任城被黄巾攻破时就死在乱军当中,刘岱终究也步厥后尘,正如郭嘉所料,死于乱军当中。直光临死之前,他才悔怨不听鲍信劝止,但是此时悔怨,也太迟了。
看郭嘉这么当真包管,孟小满倒忍不住笑了笑,“如此甚好。”
固然孟小满一贯佩服郭嘉聪明,也没想到他竟另有“铁口直断”的本领。而陈宫之前那点小对劲,也好像泼了一盆冷水,他再想不到这个嘴上没毛的毛头小子,竟然能有这般料事如神的目光。
“刘岱蠢材,现在黄巾雄师来袭,他必不能抵挡。”陈宫说到这事不免眉飞色舞:“以吾观之,此时倒是主公篡夺兖州的大好机会。”
“现在虽临时不宜轻举妄动,然吾欲得兖州,今后还要多赖公台着力。”孟小满把陈宫的神情看在眼里,仓猝安抚两句,随即才将本身的筹算一一安排下去。她先传令侍卫去请军中众将前来议事,而后又对抱臂站在一旁的郭嘉叮咛道:“奉孝,你去与文若一同办理粮草辎重,随时做好出兵筹办,城中也须筹办守城之物,做好最坏筹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