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风起[第2页/共2页]
我多年来,我四周遁藏,隐姓埋名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将究竟本相揭穿,求陛下惩办奸人,以告慰那些枉死将士的英魂。”
“臣附议。”
说着谨慎翼翼地从里衣中,取出一块麻布包裹的文书。
目睹朝堂群情纷繁,百里寒眼眸中难掩对劲,面上更是哀戚,另有几分被冤枉的愤然……
秦念之嗤笑一声,”老国公无妨先省省口水,听我把话说完。
风月关大战时,他身为救兵却迟迟不至,便是用心为之,为的就是用我军将士的性命去耗尽敌军主力。
“你……你竟敢对老夫无礼,老夫好歹也是……”
当时北狄守势凶悍,孟老将军带领全军正面迎敌。可敌甲士数是我军的三倍不止,两边鏖战之际,孟老将军便派出我和另一副将各带两队小兵,别离前去泾阳县、和太行关求援。
“……”
一桩桩一件件,骇人听闻。
那老者面对他的打单毫无惧色,更是挺直了脊梁,目光灼灼看向世人。
开初是老国公百里寒被指证收受贿赂,结党营私,参与人丁买卖,其子百里文殊抢占良田,闹出性命……
我乃当年驻守风月关孟老将军的副兵万达同。
仓促赶来的百里寒满眼杀意,恶狠狠地瞪着跪着的老者。
“臣附议。”
眼瞅朝堂上的风向再次窜改,百里寒尽是皱褶的老脸,还挂着未干的泪痕,看上去实在是为可贵紧。
众所周知,秦大人是宣和帝身边的近臣,一言一行皆代表天子的行事,看模样这朝堂要变天了。
言官弹劾时,百里寒涓滴不慌,并不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毕竟在朝为官数十载,甚么风波没见过,被言官弹劾更是家常便饭,不值一提。
百里寒厉声怒喝,胸口狠恶起伏,“老夫不说劳苦功高,可当年先帝被敌军所俘获,老夫带领三千兵马,不畏存亡,丢了半条命,才将先帝从敌军救回。陛下若不严惩此人,只会让老臣心寒!”
秦念之抱着一卷文书,身后还跟着几人,缓缓走上大殿,苗条纤瘦的身姿透着冷酷孤傲。
“胡说八道,信口雌黄,老夫为何要这么做?风月关大战时,老夫身为救兵,却遭风雪压境,这才导致救兵被困在路上,从未曾决计耽搁战机!
老臣忠心耿耿,如果先帝在此,定不忍心看老臣一把年纪被人平白构陷,毁了一世清名。”
宣和帝居高临下的望着那道薄弱的身影,朱红色的官服更衬得她肤白似雪,清冷傲绝的眉眼无惧恐惧,像是雪山之巅上千年不化的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