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又挣钱了[第2页/共4页]
这大略也是为甚么豪门官员一辈子难以熬出头的启事吧,门阀世家的架空,高官权贵们的冷眼......
赵二石固然想跟媳妇腻歪,但也晓得现在不是他能拴在家里的时候。加上要给县里送麻鸭跟鸡蛋,他也就应了媳妇的话。
农家人都没啥坏心机,见着无能的人总归爱搭话的,一来二去的大伙儿也就跟他们三口人熟谙起来。偶然候,那些为着各种启事来寻赵二石的人,还会给小板凳带点小玩意耍。
第二日周氏晓得了原委以后,忍不住骂了几句,直说世道不公,竟然让这么一家子老好人受这么一份罪。然后就叮嘱赵二石他们先把人照顾好,又跟安抚了几句朱方六,让他尽管先养好伤。
跟着麻鸭跟肉鸭出栏量的增加,另有鸭蛋跟鸡蛋余留越来越多,赵二石也开端带着朱方六去四边镇上谈买卖了。毕竟按着崔玉的说法,酒香还怕巷子深呢,就算有很多酒楼人家慕名而来,但到底还是少数。
长了大半年的鱼,趁着夏季里家家户户都奇怪熬汤,崔玉就跟赵二石筹议了捞一些斤称大的趁便送去各处饭庄酒楼。看看如果能谈下买卖来就谈,若谈不下去,就当是个各处采买送礼用了。
实在自打河滩地那边鸡鸭跟鸭蛋的买卖谈妥今后,不但是县里很多酒楼会来要货,就连一些大户人家的采买也会来探听。撤除崔玉给的扣头以外,最首要的便是各家的采买管事儿都有油水可捞。
虽说现在家里另有些内债,可看着自家孙媳妇把日子越倒腾越欢实的模样,周氏也未几问更未几管。每日里除了帮手带孩子,就是跟那些串门的婶子大娘唠嗑。
看着捧着盆子给朱方六喂饭的小板凳,崔玉忍不住掉了眼泪。不消说,这一家人是遭了大罪了。边上的朱六嫂也不断的抹着眼泪,连声谢着崔玉几小我。
为此,崔玉跟赵二石决定干脆就给自家的买卖弄个名号,也免得今后总赵家村河滩地河滩地的叫着。思来想去的,干脆就挂名赵记了。
也幸亏赵家前院当初留的空大,只用了一日的工夫,几小我搭手又加盖了俩牲口棚子,也算是处理了送货的题目。
许是在长牙,还学会了啥东西都往嘴里撺。担忧他吃到甚么不该吃的东西,崔玉干脆就让赵二石从商队里买了很多奶酪,然后做了奶酪棒棒每天给他啃着玩。
现在每天不但能爬了,还会耍脾气了。偶然候自个玩着,活脱脱一个小大人模样。
这话却被赵二石挡下了,崔玉也说了很多欣喜的话,最后还说若他实在不肯意白住,不如就在赵家做工。如许也能省了小板凳再享福,相互间另有个照顾。
也是故意往别传,没两日呢,村里人都晓得赵记现在也收买合格的蚕丝。除了有些谨慎思的人家,大多数人都会把手里的蚕丝规制好卖给赵记。
跟着村里很多人开端自个养蚕,本来来做工的妇人就越来越少了。幸亏现在统统的道道都有了规律,何时送桑叶何时洗桑叶喂蚕都有是定时定刻的,以是就算现在蚕房只要钱氏、王秀和跟朱六嫂打理,也都是井井有条的。
虽说现在家里跟快意坊的买卖做得很稳妥,可内里人大多只晓得快意坊,并不晓得他们赵记蚕丝。这可难住了赵二石,也让崔玉跟着焦急了好久,最后还是跟大伙儿筹议了,要不干脆每次送货时候打了包装跟标记,就打赵记的牌子。
夜里,崔玉窝在自家男人坚固的怀里,忍不住感慨起来。她这一说,倒是让赵二石想了很多。他是个没出息的,必定一辈子当不了官,可如果把自家生长成一方乡绅,是不是那些所谓的有权有势的人就不敢等闲招惹了?